嘉興科技部門鼎力支持企業減負和科技創新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為企業保供保暢、紓困解難,助力經濟平穩有序發展,成為當前政府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記者4月21日獲悉,針對企業減負降本、穩增長、創新能力提升、高端人才引進等實際需求,圍繞“5+4”穩進提質政策體系,嘉興市科技局出臺《嘉興市科技惠企政策》(以下簡稱“科技惠企八條”),內容覆蓋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人才支持獎勵等八個方面,發揮了巨大的積極效應。
“科技惠企八條”對企業稅收做“減法”,包括落實企業研發費用75%(制造業100%)加計扣除政策,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等;“科技惠企八條”對企業獎勵做“加法”,包括實施企業人才支持獎勵政策,比如對入選的省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地方財政最高給予1000萬元資助;“科技惠企八條”實施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獎勵政策,以新認定和年度績效考評合格的國家、省、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為例,將分別給予200萬元、150萬元、100萬元的創新券額度;“科技惠企八條”支持科技產業基地建設,對當年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分別給予100萬元、20萬元獎勵等。
進一步實施創新券補助政策,擴大創新券使用對象和范圍,推進創新券跨行政區域的互認互通,助推區域間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這些也是“科技惠企八條”的題中之義。“科技惠企八條”將科創企業融資擔保支持情況納入政府性融資擔保考核評價范圍,將科創企業擔保代償容忍度提高至5%以內,單戶科創企業擔保額度提高至1000萬元等。
通過梳理“科技惠企八條”,嘉興市科技局多措并舉,積極推進政策落地。
“截至4月20日,今年嘉興全市已兌現惠企資金16809.71萬元,受益企業1018家。其中,第二批科發資金擬安排9605.53萬元,擬于5月底前撥付;第三批科發資金擬安排769.38萬元,均為企業結轉項目或產業共性技術攻關項目補助,擬于6月底前撥付。”嘉興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相關工作已于2021年開始開展,效果也十分明顯,企業獲得感十足。
對企業稅收做“減法”方面,自2021年以來,嘉興市共有888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享受減按15%所得稅優惠,金額達29.23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有3720家企業享受加計扣除稅收政策,金額達179.01億元。對企業獎勵做“加法”方面,聚焦企業關鍵技術項目和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對技術需求企業(揭榜企業)按照項目實際發生技術合同成交額給予后資助支持;支持科技領軍企業牽頭建立創新聯合體,進行產業鏈共性問題攻關,優先支持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創新聯合體牽頭項目。據統計,2021年度及2022年度第一批已下撥涉企省科發資金共22489.63萬元。
2021年,嘉興市科技部門還積極實施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獎勵政策,大力支持重大創新載體的搭建,運用財政手段持續引導科創載體能級提升。據統計,市本級財政共兌現孵化器財政貢獻獎勵955.88萬元,涉及17家市本級孵化器;共發放各級孵化器、眾創空間考評優秀獎勵105萬元,涉及4家市本級孵化器,科創效果顯著。
在人才優惠政策上,嘉興瞄準人才引育,推動配套補助,共協調市財政配套國家“萬人計劃”、國家高端外國專家項目、省“萬人計劃”、省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省海外工程師等項目471.82萬元,市本級財政對入選“創新嘉興·優才支持計劃”等市級重大人才工程的人才(團隊)資助1407萬元。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為了強力保障農業產業技術,嘉興專門出臺《嘉興市科技特派員管理辦法》,2022年初以來選派科技特派員達到549人次,專項保障資金300萬元;支持農科院種子種質等方面研究,平均每年以科技計劃項目方式為農科院提供科研經費150萬元左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