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連續6年保持全國省區第一
4月20日發布的《2021年江蘇省知識產權發展與保護狀況白皮書》顯示,去年江蘇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41.17件,連續6年保持全國省區第一,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3.99件,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87倍。
成果拍賣創新高,專利變“紅利”
“不管創造了多少專利,關鍵要用。高校在做好高價值專利創造的同時,也要做好高效益的運用?!蹦暇┺r業大學科研院院長姜東說,近期該校李春保教授團隊有關肉品品質快速檢測技術的最新成果,成功轉讓給蘇州紐邁分析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合同總額達400萬元,“企業愿意為成果買單,才說明專利真正成為‘紅利’。”
去年,省財政廳、省知識產權局聯合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計劃,獲得中央財政資金獎補1億元,支持了20家高校院所、5家產業園區建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8家機構搭建公共服務平臺,4個設區市建設專利轉化引領城市,大力促進了知識產權的轉化運用。
去年,省科技廳積極推進省科技資源統籌服務中心和省技術產權交易市場建設,“專利(成果)拍賣季”“J-TOP創新挑戰季”成交額均創歷史新高,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3000億元,增幅超過29%。
“知產”變資產,為企業“引活水”
2021年全省專利授權量共640917件,其中企業專利授權量占比高達85.28%。但是,擁有如此多“知產”的企業,特別是一些科技型中小企業,常常因缺少不動產擔保而產生資金緊張難題。如今,也可以通過把專利當作質押物從銀行獲得貸款,讓“知產”變資產。
“最近,我們通過質押‘一種用于農業的氣象監測裝置’等3項技術專利,獲得了建設銀行100萬元貸款。”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安全應急管理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人王金虎告訴記者,這種貸款申請程序比較簡潔,發放速度也很快,利率和其他貸款項目相比較低,解決了公司資金周轉困難問題。
記者從省知識產權局了解到,通過組織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開展銀企對接活動,2021年,全省專利商標質押融資金額達286.45億元,同比增長81.63%,惠及企業2555家,同比增長72.17%。今年,省知識產權局還會同銀保監局積極推進知識產權質押登記線上辦理國家級試點,提高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效率,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化。
專利導航,為創新“把脈開方”
“對專利的運用,還包括通過專利數據的分析來找出產業發展中的短板和不足,定位產業發展的方向,為政府實施產業規劃、產業布局提供指引和決策參考?!眹覍@麑Ш皆圏c工程(江蘇)研究基地主任陸介平說,專利導航對企業來說也同樣重要,可以讓企業創新研發有的放矢,同時規避專利侵權風險。
他舉例說,2021年,鎮江市結合產業強鏈建設,實施了智能農機產業專利導航分析,一共梳理了90萬件專利。通過分析農機產業的全球專利分布狀況,定位鎮江農機產業在全球、全國產業鏈中所處的位置,找出產業發展的不足與短板,進一步明確了產業發展的方向和重點,全球范圍內主要智能農機企業、主要研發機構和發明人團隊一目了然。
2021年,我省深化專利導航工程,圍繞先進碳材料、車聯網等12個產業開展專利導航項目,舉辦10場導航成果發布會,發布智能電網等10份導航報告,惠及企業600余家。目前,我省已組建7家專利導航服務基地,為全省專利導航服務體系建設試點探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