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推進碳排放服務體系建設 支持青島開展西海岸新區氣候投融資試點
人民網濟南4月13日電(宋翠)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今天下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省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治理,將推進全省碳排放服務體系建設,支持青島市開展西海岸新區氣候投融資試點。到2035年,全省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廣泛形成,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
近日,山東以省生態環境委員會文件印發了《山東省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新聞發言人侯翠榮在會上進行解讀。
《若干措施》主要對到2025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細顆粒物(PM2.5)濃度、優良天數比率、地表水國控斷面中水質優良水體比例、劣Ⅴ類水體消除、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面積比例等關鍵指標的目標任務進行了明確,對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減少、重污染天氣及城市黑臭水體消除、土壤污染風險管控、生態系統質量提升等提出了要求。
同時提出,到2035年,全省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廣泛形成,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山東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一是持續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治理,深挖降碳潛力,深化新一輪“四減四增”行動,推進全省碳排放服務體系建設,支持青島市開展西海岸新區氣候投融資試點。
二是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著力打好消除重污染天氣、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3場攻堅戰,加強大氣面源和噪聲污染控制,強化道路揚塵綜合治理,實施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設區市全面實現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
三是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以“兩個清零,一個提標”為抓手,消除城市黑臭水體;以總氮污染防治引領陸海協同治理;以湖區面源污染治理為重點,保障南四湖東平湖水質安全;以“千噸萬人”以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范化建設為抓手,推進農村飲用水水質保障。
四是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整縣制推進秸稈、畜禽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綜合利用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抓好農用地源頭防控和土地安全利用,嚴格建設用地污染地塊名錄管控和準入管理;推進地下水協同治理;合理布局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醫療廢物處理處置設施等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五是扎實推進生態保護修復。突出黃河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廊道建設和灘區治理;穩步推進水土流失治理、礦山修復和城市生態修復;開展全省生態狀況、重點區域流域、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縣域重點生態功能區5大評估;強化“兩山”實踐基地、美麗河湖海灣示范引領。
六是切實維護生態環境安全。建成放射源在線監控系統,強化市級以下輻射監管機構與隊伍建設,守牢核與輻射安全底線;探索制定危險廢物分級分類管理制度,建設環境應急物資儲備庫,嚴格控制環境風險。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