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有我丨深夜,那一個個忙碌的身影……
夜色深沉,看看時間,已是4月10日晚上11點。太原市迎澤區老軍營街道勁松社區對面,幾間燈火通明的房屋里,社區工作者們還在忙碌著。
大約3小時前,社區接到通知,4月11日,迎澤區將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已連續鏖戰多日的社區工作人員,馬不停蹄投入了新一輪工作。
幾位工作人員正在把桌椅和幾個箱子抬上三輪車;一位年輕女工作人員手中的電話響個不停。
“孩子明天有網課,能不能先安排檢測?”“我是醫生,需要離開小區去工作,需要辦什么手續?”“我不會改微信群里的名字,可不可以幫幫我?”……
問題連著串拋來,她一個一個耐心回答,直到路過的同伴來提醒,才想起坐下歇口氣。
她叫賈夢楠,今年30歲,是一個兩歲孩子的媽媽。前不久,她還沉浸在即將迎來二胎寶寶的欣喜中,卻遇上太原疫情驟緊。她一心撲在繁忙的工作中,沒成想腹中胎兒突然停孕。做完小產手術,她休息了不到半個月就返回崗位,和同事們一起投入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社區人手緊張,同事們忙不過來。”說著,賈夢楠的手機又響了起來。
辦公室里,躺在桌上的一部手機也發出了響亮的鈴聲。
“金瑩,你媽媽的電話!”
一個女孩子應聲跑來。她長得漂亮,頭發卻有些散亂。
“媽,今晚我又回不去了,單位的事情還很多,兩個娃你幫我哄哄吧!”
“可是你沒有帶藥呀!”電話那頭語氣急促。
“那就不吃了。”
“總不按時吃藥怎么行?你等著,我讓你爸給你送去。”
電話匆匆掛斷,女孩又快步跑去繼續清點物資。
“張怡,你這是咋了?!”
一個臉色蒼白的女孩一下子歪在旁邊的椅子上,看上去好像身體不大舒服。
“幫我弄點吃的吧,我可能有點低血糖。”
同事趕忙跑去幫她泡了碗方便面。
這是她當天吃的第二頓方便面,也是她這一天的第二餐。
一眾忙碌的身影中,還有社區旁邊健身房的游泳教練張繼龍。4月3日疫情發生以來,他所在的健身房進入了關閉狀態。也是從那天起,他加入了社區志愿者的隊伍,每天跟著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戰斗”。社區女同志多,苦活、累活,他總是搶著干。
午夜臨近,距離小區封控只剩下不到10分鐘的時間。社區里,辦公室,每個人都還在緊張地工作著,社區書記張麗鳳也依然奔忙著,為社區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做最后的準備,以確保第二天的檢測一戶不落、應檢盡檢。
據了解,太原市迎澤區老軍營街道勁松社區共有常住居民3015戶、7964人,所轄10個居民小區、81棟住宅樓、10個駐地單位、126個門店商鋪,23位社區工作者,在志愿者們的協助下承擔著繁重的社區疫情防控工作。與物業對接、和居民溝通,研究時間安排、布置檢測場地,準備物資、解答問題、區域檢查……忙到深夜,已是“家常便飯”。
這一晚,又是一個忙碌的不眠夜。
于社區工作者們而言,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加班夜;對社區的居民們來說,靜謐的夜晚,卻因這一個個忙碌的身影,更顯安寧。(趙紅梅)
(責編:王晏如、張臨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