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成都2022年如何穩住基本盤開創新局面
原標題:看成都2022年如何穩住基本盤開創新局面
3月26日,成都2022年全市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召開。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成都加快實施“十四五”規劃、全面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的關鍵一年。
如何確保完成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如何促進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關鍵詞1 重大戰略
今年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從夯基壘臺邁向整體成勢的關鍵一年。
成都都市圈建設,將著力打造天府大道科創走廊、成資協同開放走廊,推進同城化綜合試驗區先行先試,確保《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明確的94項任務、264個項目事項落到實處。
成渝雙核聯動制度機制,將以“1+5”合作協議及28項重點領域合作事項為牽引,爭取更多成渝合作重大事項納入工作要點。在產業互動、創新互動、改革互動等任務上互聯互通、互認互享,增強人民群眾雙核聯動的認同感、獲得感。會議強調區(市)縣在唱好“雙城記”中要充分發揮好主體作用,以重大戰略向各地賦能。
關鍵詞2 “穩”字當頭
今年,成都將始終堅持穩字當頭,全力保障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戴好口罩抓發展”依然是常態。
會議要求,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和外部環境變化,搶前抓早、穩扎穩打,把握好政策措施的時度效,保持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針對企業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面臨的壓力,成都將健全產業扶持、惠企政策體系,暢通政企溝通渠道,落實援企穩崗、助企紓困等政策措施,做好政策跟蹤落實和效果評估,適時動態優化完善。
關鍵詞3 建圈強鏈
今年,成都將持之以恒推動產業建圈強鏈,進一步增強產業生態集聚力、產業鏈建構力、高端要素運籌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為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提供強大動能。
發改系統作為統籌部門,將圍繞543個重點產業項目、20個重點產業鏈明確施工圖、時間表。同時,發改系統還將充分發揮鏈主企業的產業鏈整合鏈接作用,大力培育和招引專精特新、關鍵配套企業。
關鍵詞4 項目投資
“今年重點要落到投資和消費內循環上來,所以抓好項目投資是重中之重。”成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將抓好項目投資,聚力推動優結構強功能補短板。
一方面,成都將抓好重大項目攻堅大會戰。
另一方面,成都將積極策劃爭取儲備。圍繞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102項重大工程項目、中央和省預算內投資支持方向和重點領域,進一步加大項目策劃儲備。
關鍵詞5 創新賦能
成都將突出主體集中、區域集中和資源集中,健全完善“核心+基地+網絡”城市創新體系,增強城市創新引領力和話語權。
持續增強創新策源能力。推動重大創新平臺向西部(成都)科學城集聚,加快推進電磁驅動聚變大科學裝置、跨尺度矢量光場時空調控驗證裝置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設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加強天府實驗室和國家實驗室基地建設。推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
關鍵詞6 門戶樞紐
會議提出,深化改革開放,增強國內國際雙循環門戶樞紐功能。
成都將持續提升樞紐功能,加快構建“串線成網”的立體交通體系,深化“兩場一體”協同運營,打通西部陸海新通道西線主通道,推動中歐班列成都集結中心建設,加快建設川藏鐵路、成渝中線高鐵和成都鐵路樞紐環線。
如何發揮開放賦能的經濟效益?成都將高水平建設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成都國際鐵路港經開區,推動天府國際機場口岸通過驗收,開展空鐵聯程聯運和空鐵公一體化試點,創建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
關鍵詞7 “雙碳”
成都將強化“雙碳”引領,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要在深入調查研究基礎上,聚焦功能引領、找準主要矛盾、謀劃路徑策略,強化政策賦能和項目支撐,加快推進“三個做優做強”相關工作,有效配置人口、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資源。推動“四大結構調整”方面,市發改委將會同市級牽頭部門加快編制出臺“四大結構”調整行動方案和專項政策。
關鍵詞8 幸福城
今年,成都還將繼續深入推進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市發改委將加快完善財政、金融、土地等支持政策,加快謀劃儲備一批高質量的服務項目,做好年度項目滾動接續。
同時,還將強化“一老一小”服務保障,深化社會救助綜合服務平臺建設試點,健全民生服務體系。全力保障糧食安全,支持實施種業提升工程、農業科技提升工程,推動糧食物流園建設,確保糧油供應充足。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健全應急物資儲備體系,提升城市安全韌性。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鐘茜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