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首個公益訴訟生態修復基地建立
3月10日,在植樹節來臨之際,臺州仙居縣人民法院、仙居縣人民檢察院、仙居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淡竹鄉淡竹村聯合舉行臺州全市首個公益訴訟生態修復基地揭牌儀式,并現場簽署《護綠“三地”協議》。
仙居山地丘陵等地貌類型豐富,具有良好的生態自然基礎。近年來,仙居法院、檢察院不斷發揮司法護航生態環境作用,積極引導被告人采取異地補植、補植復綠等生態環境修復措施代替傳統的經濟賠償,著力打造浙江“大花園”仙居樣本。2021年以來,共有9名被告人繳納生態修復補償金210萬余元用于補植復綠、增殖放流、野生動植物保護等。
目前,新揭牌的基地設有生態修復、保護教育、生態觀賞三大功能區。違法行為人非法采伐的珍貴樹木將補種在生態修復區,由當地村委會進行管理養護。保護教育功能區用于展示非法狩獵、非法捕撈、濫伐林木等損害生物多樣性的反面案例。生態觀賞功能區則種植司法機關辦理刑事案件、公益訴訟案件中繳獲的國家保護植物。后續將會增設增殖放流功能區,便于長期開展增殖放流活動,修復被損毀的漁業資源。
“新建立的基地,是法院和檢察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一個生動體現。我們期待基地能在淡竹村落地生根,激勵村民們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好生態環境。”仙居縣檢察院副檢察長王朝陽說,“今天,我們還讓6個涉案當事人過來補植復綠,通過活動讓他們接受教育,學會保護環境。”
當天,法檢干警和相關工作人員共種植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金豆110株。“下階段,我們將聯合相關部門,讓基地真正成為集生態修復、成果展示、普法宣傳、警示教育于一體的生態保護‘樣板地’。”仙居縣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吳雨雁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