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特別報道】重建美好家園 創造幸福生活
三月的三晉大地,萬物崢嶸,春山可望。翼城縣唐興鎮壽城村的村民們正在田里進行春澆,去年災后搶種的700多畝冬小麥已有筷子一般高。受災農戶革德成搬進了新房,在政府的扶持下又養了20多頭小豬,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有滋味。壽城村7戶受災嚴重且無安全住房的農戶春節前都搬進了“新家”,過了個溫暖亮堂年。
2021年10月,我省遭遇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秋汛,37條河流發生50立方米/秒以上的洪水,42座水庫超汛限水位運行。在這場秋汛中,全省緊急轉移安置16.34萬人,1.91萬戶城鎮住宅、13.81萬戶農村住房受損。其中無安全住房、符合保障政策的受災農戶為5.8萬戶。目前全省已修繕重建因災受損農房57974戶,竣工率達99.12%。受災群眾全部搬入安全住房。
山西因強降雨引發的災情牽動著黨中央和全國人民的心。2022年春節前夕,一直牽掛著受災群眾的習近平總書記到我省考察調研,第一站就是進村實地察看災后恢復重建情況,看望慰問受災群眾?!耙y籌災后恢復重建和鄉村振興,加強流域綜合治理,補齊防災基礎設施短板,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激勵三晉兒女砥礪奮進,用勤勞雙手重建美好家園,用不懈奮斗創造幸福生活。
爭分奪秒
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2021年10月2日至7日,山西多地遭遇時間久、范圍廣、強度大的降雨天氣。汾河、烏馬河、象峪河、磁窯河等河流多處出現了漫堤決口。高速公路、國省干線、鐵路運行受到影響。
汛情聲聲,責任如山。省委、省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對搶險救災和恢復重建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在除險排澇中,全省共出動救援隊伍352支、19372人,調集車輛2064臺、排水設備2813臺(套)、沖鋒舟88艘等搶險救援裝備,動員群眾1.4萬余人。多支救援力量火速馳援受災地區,在風雨中筑起一道道堅強堤壩。
連續強降雨使南同蒲鐵路昌源河橋橋臺尾部路基被沖空、枕木懸空,上下行雙向中斷行車。各級政府和鐵路部門迅速組織搶險,累計出動人員9000余人次,裝載機、挖掘機、起重機等大型救援設備205臺,調集軌枕8000根、防洪片石110車、防洪鐵絲石籠2000個。2021年10月8日晚勝利搶通上行線路,10月14日,南同蒲鐵路實現雙向恢復通車。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省、市、縣三級應急管理部門緊急調撥帳篷、折疊床、棉衣褲、棉被褥等應急保障物資。來自各級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一批批救災資金、物資及時下達,全力支持受災嚴重地區群眾轉移安置、倒損民房恢復重建等工作。845個臨時集中安置點安置6.9萬人,為受災群眾提供吃、穿、住等基本生活保障。
洪水退去,越來越多的人重返家園。省直各部門立足實際、因地制宜,相繼出臺系列舉措,災區農房安全評估鑒定、能源保供和保取暖、損毀公路災后恢復及沿線地質災害排查處治等工作隨之展開。各市也針對防止因災返貧、推進農業“雙減雙搶”、加快恢復重建等制定了具體辦法。全省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同甘共苦、同心協力,全力推進受災地區恢復重建。
路通了,自來水來了,電力恢復了,搶收搶種迅速推進,洪水漫過的村莊逐漸恢復了生機。2021年11月13日,全省臨時集中安置點全部關閉。
全力以赴
保障受災群眾溫暖過冬
2021年11月16日,臨汾市汾西縣永安鎮太陽山村的受災居民陳天明、陳玉明兩兄弟將一面鮮紅的錦旗送到山西建投建工集團西北公司在現場的施工負責人李華記手中。錦旗上寫道:“災后重建伸援手,為民辦事暖人心?!?021年11月9日接到任務后,李華記立即組織70余人的施工隊伍帶著工具、機械裝備以及材料,連夜進駐施工現場。建設者們加班加點,挑燈夜戰,清理倒塌房屋,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屋面工程、裝飾裝修、水暖電等施工有序展開。11月15日晚,新房建設完成。這是全省全面開展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縮影。
省委、省政府吹響災后重建集結號,要求在春節前全面恢復各類基礎設施,對所有損毀房屋進行修繕重建,讓受災群眾搬遷入住,保障受災群眾過一個歡樂溫暖的春節。從城市到鄉村,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各行各業勇于擔當,全力以赴為受災群眾恢復重建美好家園。
省住建廳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廳黨組6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因災受損農房重建修繕工作,研究制定了《全省受損農村住房重建修繕實施方案》,分管廳領導帶隊到8市26縣現場推動工作,組建5個工作組赴11個市開展三輪全覆蓋調研,現場協調解決問題。
臨汾市通過原址重建、異地新建、現房置換、貨幣化安置、養老院公租房,以及推廣裝配式建筑等方式,分類分戶施策,推進重建修繕工作快速有序開展。全市3866戶沒有其他安全住房的受災農戶于2021年12月31日前全部搬遷,在全省率先實現春節前受災群眾全部入住安全住房的目標。
安澤縣四套班子帶頭包聯,各部門全員行動,廣大農戶出工出力,施工單位搶抓工期大干快上,縣紀委監委成立督導組深入全縣各鎮從嚴督導檢查,推動災后受損農房重建。2021年12月9日,安澤縣舉行因災受損農房重建修繕整體入住儀式,全縣123戶重建戶全部提前住進新房。
在受損農房重建修繕中,裝配式建造技術凸顯速度優勢?;糁菔袔熐f鄉馮南垣村的房屋多為上世紀70年代所建,在連續強降雨中房屋的土頂及地基滲水嚴重,部分房屋坍塌。山西建投建筑產業有限公司采用鋼結構裝配式建造技術,從設計、生產到施工,僅35天就完成了馮南垣村12戶裝配式農房的重建任務。
面對災后重建大考,一間間安全舒適重建房的快速落成,匯聚成這個寒冬里的溫暖答卷。
立足長遠
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日前召開的省委十二屆三次全體會議對災后恢復重建工作進行再部署,要求統籌災后恢復重建和鄉村振興,實施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2022年汛期前完成245座水毀水庫工程設施以及河道堤防水毀修復,做好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等流域綜合治理,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在去年遭遇秋汛后,全省農業農村、水利、住建等系統上下聯動、部門協同,打響防汛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攻堅戰。目前,全省受損農田已修復97%,溫室大棚修復96.15%,畜禽圈舍修復97.8%,251座受損水庫已修復127座,88座受損水閘已修復56座,1027千米受損堤防已修復615千米。
以項目建設助推災后重建,今年我省設施農業發展項目資金將向受災較重的縣區傾斜,因災損毀農田未完成重建的全部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計劃,通過畜牧產業轉型升級項目資金,對畜牧業受災嚴重的15個縣進行重點扶持。省水利廳定期進行專項調度,通過建立水毀設施恢復重建項目臺賬,進一步細化時間表、任務圖,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同時嚴把工程質量關,強化監督環節,保障工程建設全過程有序推進。省住建廳積極開展因災受損農房重建修繕“回頭看”,現場核查政策落實、“一戶一檔”、驗收程序、房屋質量、資金發放、數據準確等情況,確保政策精準落實到位。
立足長遠,在農業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方面,我省將分作物分區域制定防災減災指導意見和農作物病蟲趨勢預報,推動建設農業農村、水利、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體系,提升應對極端天氣能力。水利部門正在加快實施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加大河道行洪障礙清理,加強水庫安全管理,全面提升我省防御洪水能力,為全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全省住建部門積極建立完善農村住房安全保障長效機制,規范農房建設管理,強化農村建筑工匠培訓管理,提升農房建設質量和抗災性能,加強農房安全日常巡查,從源頭保障農民群眾住房安全。
翼城縣唐興鎮壽城村黨總支書記程長慧的工作日志上,記錄著他近一段時間奔波的足跡:抓好疫情防控;回訪受災農戶;加固修繕黨群服務中心;村辦企業職工培訓……去年秋季持續強降雨給這個村莊留下的痕跡已漸漸淡去,村民們的生產生活翻開新的篇章。(記者晉帥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