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堅持人民至上 繪就民生幸福“新畫卷”

      發布時間:2022-03-07 14:11:00來源: 天津日報

        原標題:堅持人民至上 繪就民生幸福“新畫卷”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民生幸福“新畫卷”依舊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

        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完善、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近年來,天津在用心用情書寫有溫度有質感的民生答卷。

        為民鼓與呼,是每名代表、委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從天津這張民生答卷中,在津全國人大代表和住津全國政協委員將走訪的所見所聞,凝結轉化成一個個“金點子”,為民代言、為國獻策,他們唱響了“天津好聲音”。

        中醫藥下沉 補齊簽約服務短板

        讓基層醫療機構強起來

        醫療是民生之需,與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如何讓醫療衛生事業的“筋骨”強起來,做好人民滿意的醫療衛生服務?全國人大代表、農工黨市委會副主委張智龍,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弘湖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孫昌隆積極參與討論,談想法、提建議。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中醫藥振興發展,推進中醫藥綜合改革。天津中醫藥醫療資源豐富,應該把握好這一機遇。”今年年初,本土疫情襲擊津門,張智龍說,這次疫情一個很大特點是輕癥患者多、少兒多,海河醫院專門設立了中醫病房,“事實證明,辨證施治、個體化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能有針對性地調節患者免疫力、拮抗病毒,加快治愈出院速度。”

        “今后有必要進一步發揮我市中醫藥優勢,加快醫療體制改革,提升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張智龍建議,整合全市中醫藥服務體系,建立中醫醫療集群,推動名中醫團隊下沉基層醫療機構,“專家多跑腿,患者就近治”,讓中醫藥醫療衛生資源更加公平可及。

        家庭醫生是尋常百姓的“健康守門人”。如今,越來越多的城鄉居民有了自己的家庭醫生,然而,在推行的過程中,家庭醫生也遭遇了“成長的煩惱”。“現在,很多患者認為,基層醫療機構就是‘大藥房’,簽約只是為了拿藥而已,造成這一局面,主要還是因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對居民缺乏吸引力。”孫昌隆說,積極引進人才、提供個性化服務,勢必會提高簽約服務的“青睞度”。

        孫昌隆建議,了解簽約服務患者對于藥品以外的就診需求,有針對性地做好引進計劃。積極開展中醫調理、針灸推拿、口腔診療、骨科養護等呼聲較高的專科服務,購置CT、核磁、胃鏡等高效診斷疾病的醫療設備,增加心、甲狀腺等彩超,糖尿量、幽門螺桿菌等一系列的檢查項目。通過職稱競聘傾斜、績效優化政策吸引醫療人才進入基層醫療機構,同時,將與大醫院共同進行的“手拉手”幫扶活動有效開展下去,安排社區醫務人員到大醫院相關科室進行培訓實踐,讓優質的醫療服務成為撬動簽約服務的有力杠桿。

        探尋家校社共育新舉措

        促“雙減”行穩致遠

        去年,在教育領域重磅推出的“新動作”,莫過于“雙減”政策的實施。“雙減”落地后,幾乎所有家長都長舒了一口氣。在孩子學科培優的問題上,家長之間再也不必盲目攀比了;孩子的家庭作業也變少了,不用再開夜車,一家人都熬到很晚才休息。“雙減”這么受歡迎,如何讓“雙減”行穩致遠?今年,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慶達投資集團董事長孫太利帶來的提案就與“雙減”有關。

        “‘雙減’的出臺,為全社會帶來一股嶄新的氣息,但政策在落地實施環節中仍有不足的地方。”孫太利說,當前,教育資源分配還是不均,城鄉差距較大,城市大多數學校能提供各具特色的課后服務課程,但鄉鎮學校普遍資源匱乏,服務內容參差不齊;在校時長和工作量不斷增長,導致教師負擔過重。此外,校外培訓監管不到位,隱形變異培訓仍存在,“退費難”“卷錢跑路”等違法違規行為時有發生。

        為此,孫太利建議,要積極探尋家校社共育新舉措。對于學校而言,壯大“教師”隊伍,在加大本校教師培訓力度的同時,特招一批藝美技能科教師,從社會、離退休干部、在校大學生中招聘延時服務義工,完善教育配套設施,確保學校開齊課程、開足課時;暢通家校溝通渠道,鼓勵學校邀請家長走進學校、走進課堂,借助網絡平臺進行線上線下聯動,舉辦家校共育課程,課程涵蓋孩子心理、家庭關系、自我成長等多個方面,增強教育的原動力;動員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雙減”,利用青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博物館等各方資源,校內外協同發力,推進學校課程與社會資源高效聯動。

        “智慧+”助力老有所養

        數字化教育助力老有所學

        一直以來,養老都是全國兩會高頻熱詞,同時也是全國政協委員、民盟市委會專職副主委丁梅,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市委會副主委許洪玲每年提交提案當中一個不變的主題。

        “近年來,各地積極推動智慧養老產業發展,把智能化作為連接機構、社區和居家養老的橋梁,大力推廣‘互聯網+養老’的智能居家養老模式。但政府推動下的智慧養老服務目前仍處于政策推廣階段,面臨財政供給不足、數據共享不暢、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削弱了智慧養老服務功能的發揮,影響了社會資源配置的效率。”為推進智慧養老高質量發展,丁梅建議,加快推進“老齡人口數據庫”與基層社會治理平臺和“銀發”智能服務平臺的對接,通過“數據先行”提升智慧養老服務水平,提高基層工作人員為老服務的工作效率。制定智慧養老服務標準與規范,合理規范養老行業中上下游企業的養老設備供給、統籌社會公眾老年人群的數據統計,將二者有機結合融入政府規范范疇。結合智慧社區和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開展終端和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水平評測,讓標準符合老年人的實際。

        “老年教育是老年福利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推進老年教育向數字化發展,是解決有限的教育資源與老年人快速增長的學習需求之間矛盾的有效途徑。” 許洪玲說,以天津為例,截至2021年,全市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已達310萬人,占比21.66%,而老年大學的在校生僅為2.9萬人,且存在著眾多校外老年人無法入學,校內老年人不想離校,部分老年人“學無可學”以及難以跟上線上學習等問題。“滿足老有所學,是提高晚年生活品質的重要一環,必須加快解決速度。”她建議,通過制定《老年教育數字化發展規劃》指導性文件,引導和鼓勵社會組織和企業共同聯合發展老年數字化教育產業;在政府做好“托底”的前提下,以社區為依托,建立社區互助學習點,利用線下場所服務線上學習,讓更多老年人參加學習;打造數字化老年教育聯盟,以云電視服務平臺和文化教育服務平臺為依托,實現互通互聯,彌補老年人教育資源不足的短板。(記者 韓雯 劉平 孟若冰 周志強)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久久| 中文在线观看永久免费| 欧美肥妇毛多水多bbxx水蜜桃| 国产好痛疼轻点好爽的视频| 一个人看的视频在线| 欧美一级在线观看视频|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动态图| 91福利在线视频|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超碰97| 亚洲综合伊人制服丝袜美腿| 韩国黄色片在线观看| 大伊香蕉精品一区视频在线|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chinese猛攻打桩机体育生| 玖玖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9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日本天堂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观a免费观看| www884aa|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免费扒开女人下面使劲桶|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好妈妈5韩国电影高清中字| 久别的草原电视剧免费观看| 秋霞免费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av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日本高清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 蜜臀av无码人妻精品| 国产色视频一区| 丝袜女警花被捆绑调教| 极品唯美女同互摸互添|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品爱网 | aⅴ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