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救助5只野生鳥翠湖濕地放歸自然
原標題:5只野生鳥翠湖濕地放歸自然
本市救助的5只野生鳥在海淀區翠湖濕地放歸自然,其中,3只紅隼為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
初春的翠湖,草木還是一片蒼黃。有專車將鳥從北京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護送來,藍色籠舍擱在草甸子上,不遠處就是一灣盈盈淺水。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逐一打開籠舍,讓久別自然的鳥回家。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此次放歸的野生鳥有3只紅隼,為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另外2只為小白鷺和環頸雉,均為北京市二級野生保護動物。它們都曾受傷,經救護中心精心療愈后才恢復了健康,并達到放歸條件。5只鳥的腳上都戴有環志,有助于科研人員研究鳥類遷徙的自然規律,了解它們在遷徙過程中種群數量的變化。
翠湖濕地位于京西北的海淀區上莊鎮,這里的生物多樣性異常豐富。據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科研宣教科副科長張亞瓊介紹,“紅隼、小白鷺、環頸雉在翠湖濕地都有分布,所以我們把這里作為放歸地。這意味著5只鳥兒會很快適應這里的環境和氣候,且不會對當地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將康復動物放歸野外也是有講究的。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為了保證動物的高成活率,放歸野外時需要注意選擇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以及正確的方式。“候鳥放歸要選擇該鳥種遷徙路過本地的季節,如大天鵝應選擇春秋季放歸,而白尾海雕要選擇冬季。”張亞瓊說。同時,白天活動的動物要選擇白天放歸,如大多數鳥類。夜晚活動的動物要選擇夜晚或晨昏放歸,如貓頭鷹類或大多數獸類。
此外,要選擇動物的原生地放歸,如禿鷲等山區動物應選擇山區放歸,黑鸛等涉禽要選擇淺水溪流放歸,大天鵝等游禽要選擇湖泊水庫放歸。放歸時,可將動物放置于地面或打開籠箱,讓動物自行離開。放歸鳥類也是一樣,不可將其拋向天空,因為它可能不能立即飛翔而掉落摔傷。
文/本報記者 王斌
攝影/本報記者 郝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