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頒布首部政府規章
記者從2月24日上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紹興市柴油動力移動源排氣污染防治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是自紹興建市并獲得地方立法權以來頒布施行的首部政府規章,它標志著紹興市針對柴油動力移動源的專項管理正式進入法治階段,同時也意味著全市大氣污染防治精細化管理再升級。
包括重型柴油車、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在內的柴油動力移動源尾氣排放是影響空氣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大氣污染源解析數據顯示,本地移動源尾氣排放對PM2.5、NOX(氮氧化合物)的貢獻率達30%左右,位居各類污染源首位,其中又以使用柴油的移動源排放占比最大。根據發布會現場通報,目前紹興全市3.5噸以上重型柴油車檢測量約9萬余輛,其中國四及以下排放標準的老舊車占4成。
《辦法》共23條,首要明確了適用范圍和柴油動力移動源具體所指;重點規范了政府行為,明確了相關部門職責要求以及在推進綠色生產、清潔生產等方面的引導責任;強調了國有企業、財政供養單位的帶頭作用等。
根據《辦法》,紹興市將對柴油動力移動源實施環保分類管理,依照分級標準分為低、中、高以及超標排放四級,相應賦予綠色、藍色、黃色及紅色四種環保分級碼。賦碼后,黃碼移動源不得在禁用區內使用,紅碼移動源需維修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機主(車主)可以登錄紹興市柴油動力移動源環保分類認定系統查詢分級情況,免費申領環保分級碼,并貼在機(車)身上。“去年我們對4600多輛柴油車進行了試點,今年會全面鋪開。”紹興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辦法》還指出,將依托紹興全市現有18套路面遙感檢測設備,采取電子標簽、電子圍欄、遠程排放在線監控系統等手段,對柴油動力移動源污染物排放狀況進行實時監控。據了解,目前紹興市已劃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禁用區,柴油車的禁用區域也在進一步謀劃出臺當中。
此外,《辦法》中涉及的新管理內容還包括,強化對非道路移動機械實施信息編碼登記和使用管理,探索建立油品監管機制,建強各部門執法聯動機制,明確執法主體和處罰標準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