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深情記錄奮斗之美(新春走基層·特別報道)

      發布時間:2022-02-16 16:5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①至圖⑧依次為本報重慶分社記者常碧羅(左)、青海分社記者賈豐豐(右)、湖南分社記者王云娜(右)、內蒙古分社記者吳勇(左)、福建分社記者劉曉宇(左)、浙江分社記者竇瀚洋(左)、廣西分社記者祝佳祺(中)及人民網記者馮亞濤(左)在春節期間深入基層采訪。

        新春佳節,本報百余名記者如約踏上“新春走基層”的征程,進社區、訪農家、入企業,用細膩的文字描摹節日的喜慶氛圍、用生動的筆觸謳歌催人奮進的時代、用寫實的鏡頭記錄日新月異的發展,推出了一批“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精品佳作。

        “新春走基層”活動中,記者們在扎實的采訪中練好腳力、在敏銳的觀察中提升眼力、在冷靜的思考里增強腦力、在形象的文字上淬煉筆力,有付出更有收獲。在此,我們選取部分記者“行”的觀察、“走”的思考,與讀者朋友一同感悟新聞工作者如何呈現一個堅韌不拔、欣欣向榮的中國……

        ——編 者

        深冬,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迎來了一場大雪。這天,本報山西分社記者喬棟驅車前往靜臥在太行山深處的神龍灣村。那里生出了奇險秀麗的風景,也曾經絆住了村莊發展的腳步。近些年,公路通了,網絡通了,電商來了;城里貨進村了,農產品出山了,數字產業活了。小小的村莊,迎來了蝶變……

        “洞察基層脈動,反映時代變遷,是記者的責任,更是這份職業帶來的‘殊榮’。”不是第一次到平順采訪的喬棟,這一次的經歷卻令他格外難忘:冒大雪進入深山一周有余,徒步8公里往返掛壁公路,采訪20多人,整理5萬多字的素材,稿件修改了10余遍。“每次打開采訪素材,就仿佛是與那片土地又一次心貼心的對話。”

        自今年1月17日,本報開設“新春走基層”專欄以來,百余名記者奔赴鄉村田野、城市街區、工廠車間、邊疆哨所、春運現場、防疫一線,傾情用力報道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展現人民安居樂業的美好景象,推出了一大批“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新聞報道。在行走基層的過程中,他們收獲著成長……

        講故事,用心記錄用情呈現

        “讓更多人看到身邊的感動,就是我們走基層的意義所在”

        “電商網點負責人周志平,一位身高不到一米六的婦女,每天扛著比自己還大的編織袋;村支書劉玉昌,每天開車往返于掛壁公路上,為村子的未來奔走;鄉黨委書記張璞,對山里的一草一木了然于胸……”喬棟說,“與其說是‘走’,不如說是‘蹲’。”在村子駐扎采訪的那幾天,他每天都會被充滿干勁的村民們所感染。

        基層的奮斗活力,需要用一段時間的近距離觀察體會才能真正感受到。這些來自基層一線的見聞,如同一顆顆水滴,折射出時代變遷、山河錦繡的光芒。

        跨過33座橋、17座隧道、62座涵渠,共計137公里……春節前夕,西藏分社記者徐馭堯跟隨拉林鐵路檢修工人體驗了一次鐵路檢修工作。“隧道的兩頭,寒風刺骨;隧道的中央,又有四五十攝氏度”,一名檢修工的話,道出了檢修工作的“苦”;“今年是拉林鐵路第一次春運,咱可不敢松懈”,另一名工友的打氣,道出了擔子的“重”。

        “工人們辛勤工作的‘燃’,焐熱了鐵軌的‘冷’。有些感動,就藏在平凡之中。”徐馭堯說,“把目光聚焦到他們身上,讓更多人看到身邊的感動,就是我們走基層的意義所在。”

        探變遷,聚焦基層挖掘精彩

        “定格農民的笑,就是定格土地深處的自信”

        還沒進村,先聽到了熱鬧的鼓點聲……春節前夕,甘肅分社記者王 錦 濤來到甘肅省渭源縣渭河源村。歡慶的太平鼓聲響徹文化廣場,正在排練的社火隊為春節做著準備……“老鄉們臉上的那種喜慶和安適,就像年畫一樣。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政策好,生活好,這些表情,發自老鄉們的內心深處。”王錦濤說。

        和村民們深入交談后,王錦濤了解到,這幾年,硬化路取代了泥土路,村里環境改善,還發展了旅游,“不少人家辦起了民宿、農家樂,以前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也更愿意回村了。”

        “村民的歡聲笑語里含著滿足、透著幸福、露著自信!”王錦濤說,“作為記者,作為新時代的見證者、親歷者和記錄者,記錄村莊的美,就是記錄國土的豐饒;定格農民的笑,就是定格土地深處的自信。”

        最美的風景在基層、最深的感悟在基層,成為每一名新聞工作者的共識。

        “下樓就有菜店、藥店、超市,生活便利!”“衛生服務站、老年驛站幾分鐘就能到,看病養老不愁!”“新春走基層”活動伊始,河北分社記者邵玉姿來到河北雄安新區容東片區,了解首批安置住房的分配工作情況。

        從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中,邵玉姿感受到了大家的幸福感。她開始思考:各地新建社區可能大多如此,如何寫出容東片區的不同?

        與宋守奇夫婦交談后,邵玉姿的思路逐漸明晰:老兩口的身份從“村民”變成了“市民”;生活里多了“出門遛彎兒”“看雄安”等新習慣。“越是小而微的變化,越能折射社會的大發展。我們既要鉆進去深挖細節,也要跳出來拓寬視野。”邵玉姿說。

        看時代,捕捉脈動折射發展

        “要發現更多反映時代風貌的選題,更好講述新機遇和新成就”

        “在這里,自己也客串了一把‘背包客’。登高遠眺,看到的不僅是當地的變化,更是祖國富強、人民幸福的藍圖。”春節期間,北京分社記者潘俊強來到了北京市門頭溝區的水峪嘴村。一走進來,他就被這里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游客可循著青石路上的蹄窩,登牛角嶺關城,在山間憑吊古廟、尋訪碉樓,在京西古道上流連忘返……

        潘俊強說,當地的產業轉型,踏準了時代發展的節拍;記者尋找選題,也應如此。“要發現更多反映時代風貌的選題,更好講述新機遇和新成就。”

        來自田間地頭、沿海邊疆、街頭巷尾的時代脈動,都深藏著奮斗者的足跡,都蘊涵著寶貴的“新聞富礦”。

        夜幕中,中老鐵路國際貨物列車司機楊珍喜凝視前方、全神貫注地駕駛著……楊珍喜已經累計駕駛30多萬公里,云南分社記者葉傳增就跟隨記錄了這位鐵路貨運司機平常的一天。從內燃機車到電力機車、和諧號機車,再到中老鐵路,楊珍喜見證了中國鐵路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從這次采訪中感受到,一位平凡的工作者將個人奮斗融入國家大發展之中的自豪感。”葉傳增說,這是作為記者的幸福。

        在江西,長江十年禁捕讓鄱陽湖周邊居民過上了新生活,江西分社記者王 丹來到南昌市進賢縣三里鄉一探究竟。三里鄉養鱔早已不是新聞,如何讓“舊聞出新”?經過調查發現,當地黃鱔養殖面積在近兩年內翻了倍,這一切得益于人工育苗發展、當地政策支持等因素。“好的新聞線索,不會擺在明面兒上;走基層,就是去挖掘故事背后的深層邏輯。”王 丹說,“走基層只要走得實、挖得深,這新聞不就來了嘛。”

        春節期間,社區基層工作開展得咋樣?在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西湖路社區,居民通過貴陽“融媒問政”平臺及時反饋信息,不少揪心事得到即時解決。“要從群眾切實的體會中,探尋政務工作的好與壞。”貴州分社記者蘇濱說,走基層,就是離群眾更近些,因為他們的言談舉止、神態表情背后,就蘊藏著生活日新月異、時代奔涌向前的幸福密碼;記者要做的,就是把它解鎖出來……

        (本版編輯劉涓溪連線本報記者潘 俊強、喬棟、王錦濤、邵玉姿、徐馭堯、王 丹、蘇濱、葉傳增報道)

        《 人民日報 》( 2022年02月16日 06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a在线观看|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综合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v国产精品| 国产福利免费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 免费看一级性生活片| 91制片厂制作传媒免费版樱花| 揄拍自拍日韩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 百合h肉动漫无打码在线观看| 国产婷婷高清在线观看免费| 97日日碰曰曰摸日日澡| 日韩精品久久不卡中文字幕| 又硬又粗又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本网址在线观看| 成人窝窝午夜看片|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麻豆| 久久人人做人人玩人精品| 婷婷色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东京热|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视频| 免费边摸边吃奶边叫床视频| 雯雯的性调教日记h全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四区| 99国产在线观看| 岛国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欧洲多毛裸体XXXXX| 亚洲第一黄色网| 窈窕淑女韩国在线看|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国产在线播放你懂的| 国产精品黄页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xxxwww在线观看视频| 成年女人免费碰碰视频|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欧美三级免费看|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