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在全國率先試點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報備即批準”政策
人民網北京12月30日電 (董兆瑞)記者從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獲悉,為支持北京“兩區”建設,國務院批準北京實施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報備即批準”政策試點,對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關鍵材料等領域符合條件的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實行“報備即批準”。
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政策對北京加強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和服務,深化營商環境改革,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具有重要意義。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財政局,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推動政策試點取得積極成效。
據了解,按照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規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分為自我評價、注冊登記、提交材料、專家評審、認定報備、公示公告等環節,其中備案環節由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組成的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小組辦公室負責,周期較長。北京以“兩區”建設為契機,積極爭取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報備即批準”政策試點。經國務院批準,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今年,北京市在全國率先啟動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報備即批準”政策試點。政策試點規定,對在京從事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關鍵材料等領域生產研發類規模以上企業認定高新技術企業時,滿足從業一年以上且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50%條件的,實行‘報備即批準’。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即可按規定享受所得稅優惠等相關政策。
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會同市財政局、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在國家賦予的“一降”(即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由不低于60%降為不低于50%)“一減”(即減備案環節時限,對試點企業實行“報備即批準”)政策優惠基礎上,按照深化營商環境改革要求,大力推進“三減”,“減”出企業獲得感,“增”強企業滿意度。
具體包括:減流程。取消線下受理環節,對企業申請認定實行全程網辦、不見面辦理,全國高新認定辦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為北京市開通了專門入口,企業可 “一鍵直報”申報材料;減材料。對通過政務大數據共享能夠聯網取得的數據,如企業登記注冊、知識產權、人員等情況,企業無須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減時限。對企業申請認定實行“隨申請、隨認定、隨報備、隨批準”。同時,積極做好政策試點動員工作。印發實施《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報備即批準”政策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為企業申請政策試點提供指導。組織各區深入開展企業摸底調查,做好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關鍵材料等領域企業儲備。舉辦專場政策宣傳培訓活動,鼓勵企業參與申報。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有77家企業通過政策試點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企業從申請認定到取得證書用時僅一個月,較常規流程大幅壓縮80%以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