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日前啟程訪問新西蘭和澳大利亞。亞太地區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改善地區國家間的雙邊關系是持續推動多邊合作前景的重要方式。只有通過坦誠對話和務實合作,地區國家才能共同抵御當前全球不確定性的沖擊。中美日作為該地區最大的經濟體,更應通力合作,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為地區國家提供更多的穩定性和可預見性。
本文為中國觀察智庫獨家約稿,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新西蘭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
當今世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日益加劇,全球化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區域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盡管實現這一目標的方式仍不明確。在亞太地區,努力改善該地區國家間的雙邊關系是持續推動多邊合作前景的重要方式。
亞太地區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 (RCEP)、亞太經合組織 (APEC)、《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 (CPTPP) 和“印太經濟框架” (IPEF) 等多個區域經濟合作框架在此重疊。然而,要進一步協調監管機制,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仍需要各方付出巨大的政治努力,為合作創造條件。
中國、日本和美國作為地區最大的經濟體,在共商共建合作規則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引領作用。這些規則將為小國應對充滿挑戰的地緣政治環境提供有力支持。
后疫情時代,許多國家正在重新考慮其戰略重點,在此背景下,不應忽視雙邊關系發展所面臨的挑戰,相反,必須要探究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于小國而言,共商合作準則與規范有利于維護自身國家利益。充分了解各國的獨特國情和發展愿景,有助于我們避免通過大國競爭的視角來解讀他們的行為。
該地區的經濟強國應充分認識到其行為對小國發展的影響,努力緩解區域和次區域緊張局勢,從而推進地區經濟多邊主義的發展。對話協商是關鍵,顧全大局也同樣重要。
中國與新西蘭的雙邊關系發展彰顯了彼此間的交流與合作不僅增進兩國發展福祉,還有效規避了國家間的摩擦與沖突。兩國致力于優勢互補,積極開展建設性對話,管控分歧。在互惠互利、相互尊重和坦誠對話是中新關系成熟與發展的基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