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18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李金磊)中國1-2月份經濟數據18日公布,多項數據超出預期,外媒紛紛對此關注報道。受訪專家認為,起步平穩的中國經濟一季度大概率迎來開門紅。
外媒關注多項數據優于預期
中國經濟今年首份成績單發布后,多家外媒第一時間關注到多項經濟數據超出預期。
新加坡《聯合早報》以“中國今年首兩個月工業生產數據優于預期”為題進行了報道。
美國《華爾街日報》在題為“中國經濟活動溫和回升”的報道中指出,今年前兩個月,中國經濟活動溫和反彈,工業生產和投資增長超出市場預期。
從工業生產來看,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比上年12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這一增速優于接受彭博社調查的經濟師預計的中值5.2%,也高于接受路透社調查的分析師則預測的5.0%。
從投資來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優于市場預期。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2%,比上年全年加快1.2個百分點。這優于3.2%的預測。
另外,出口數據遠高于外界的預測。1-2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66138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出口增長10.3%。海關最新調查發現,計劃擴大出口、擴大進口的企業占比增加了23個百分點,是去年以來的最高值。
“經濟運行延續回升向好態勢,起步平穩。”國家統計局如此評價前兩月經濟數據表現。
之所以能平穩開局,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對中新財經記者說,這主要得益于政策靠前發力,包括降準降息、去年增發國債在今年一季度使用。從經濟動能看,主要是服務業繼續恢復、出口超預期、基建投資發力、高端制造持續升級發力。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分析,具體到制造業來看,生產增速之所以加快,除了基數效應影響之外,外需好轉也是重要推動因素。消費品制造增速加快來看,國內消費需求也有一定好轉。
一季度經濟大概率迎開門紅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政策取向和重點任務,其中,赤字規模擴大到4.06萬億元、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等增量政策,將為經濟穩中求進提供更足“馬力”。
“一季度開門紅是大概率,GDP增速大概在5.5%-6%左右。”羅志恒預測。
不過,他提醒,需要關注的是房地產對經濟的拖累依舊較為明顯,有必要進一步優化房地產政策,保供給、促需求和穩房價。
溫彬認為,年初以來,地方政府全面刺激需求并加快保障房建設,監管通過融資協調機制優先救助項目等,隨著相關政策落地顯效,房地產市場有望逐漸探明底部。
國家統計局18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前兩個月經濟運行的情況看,雖然經濟發展面臨的環境依然復雜嚴峻,但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推動經濟回升向好的積極因素在累積增強,加上宏觀政策持續發力顯效,實現5%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有條件有支撐的,也是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認為,中國有很大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空間,儲蓄率高、投資資源多,增長5%以上完全有可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