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說】美媒:美國人月度信用卡債務達190億美元 經濟重壓下凸顯民眾對借貸愈發依賴
中國日報網1月31日電 美國《新聞周刊》網站(Newsweek)29日報道稱,美國人在一個月內就積累了190億美元的信用卡債務,這標志著更多美國民眾正在依靠借貸來負擔生活,且已出現兩極分化趨勢。報道指出,以美國3.4億人口計算,這個數字相當于人均信用卡負債56美元。
在美國零售銷售數據“輕松”超出預期的背景下,循環信貸的激增也隨之而來。據富國銀行(Wells Fargo)相關分析顯示,信貸激增主要是由循環信貸的增加推動的,其中191億美元的增長來自于信用卡業務。這表明,美國家庭可能利用循環信貸來支撐零售銷售業務,預示著許多家庭恐會面臨財務壓力。
美國信用報告機構環聯公司(TransUnion)的美國研究與咨詢副總裁米歇爾·拉內里(Michele Raneri)說:“隨著消費者使用可用信貸來應對高于預期的商品和服務成本,消費者信用卡余額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拉內里表示,雖然美聯儲今年預期的降低利率可能會讓許多消費者對現有的信用卡債務進行再融資,但數據顯示,借貸實際上并沒有明顯減少,這表明美國民眾的信用韌性可能會出現“裂痕”。
文章指出,這些“裂痕”其實已經開始顯現。富國銀行報告稱,美聯儲的數據顯示出一些地區的信貸供應正在收緊,拖欠率上升,表明美國家庭財務負擔正日益加重。具體來說,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指出,高債務負擔家庭的財務壓力有所增加。與此同時,費城聯邦儲備銀行也注意到,低收入家庭在減少支出的同時卻產生了更多的債務,與此形成對比的是,高收入家庭繼續自由消費。
與上述情況一致的是,克利夫蘭聯邦儲備銀行報告稱,低收入群體對信用卡和“先買后付”選項的依賴程度更高。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的調查結果顯示,信用卡還款、汽車貸款和個人貸款的拖欠率上升,表明消費者財務狀況承壓。而堪薩斯城聯邦儲備銀行則對未來信貸表現和借款人流動性不足表示擔憂。
富國銀行稱,這些觀察結果共同描繪了一幅美國不同消費者群體財務緊張的圖景,而這些恰恰發生在經濟日益“樂觀”之際,對信貸依賴程度上升可能預示著潛在的脆弱性。值得注意的是,從各地聯邦儲備銀行對信貸收緊和拖欠率上升的觀察中可以明顯看出高收入和低收入家庭兩極分化的趨勢,這種情況令人質疑當前消費支出模式的可持續性。
一位網友史蒂夫(Steve)在互動中表示,根據美國信貸平臺LendingTree的數據,與三年前相比,美國家庭每月用于償還債務的支出增加了400美元,物價上漲、利率升高以及學生貸款的恢復正在擠壓家庭的錢袋子。另一位網友ConcernedCitizen則稱:“美國人購買的產品越來越少,企業和零售商卻持續抬價,大家支付了更多的錢,從而制造了銷售額上升的假象。這些公司和零售商的利潤卻創了新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