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27日電(張乃月)近期,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達沃斯論壇期間再度炒作“中國威脅論”,聲稱北約不把中國視作對手,但“中國的行為方式與北約核心原則相悖”,并借此為北約擴張辯護。
然而,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四處煽風點火渲染安全威脅、挑動陣營對抗的北約,何以顛倒黑白,發出不實指責?對于這種毫無邏輯的抹黑和詭辯,國際社會怎樣看待?
挑動戰爭,攪亂世界
長期以來,北約一直以“防御性聯盟”“區域性組織”自居。但是,無數事實顯示,自成立之日起,北約一直在四處策動沖突,甚至直接下場參與戰爭。
1999年,北約繞過聯合國安理會,悍然對南聯盟發動了持續78天的轟炸,直接造成2000多人死亡,100多萬人淪為難民。其間北約野蠻襲擊中國駐南聯盟使館,致使3名中國記者犧牲、20多位外交人員受傷。
2001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借“反恐”名義發動阿富汗戰爭,導致大量無辜平民喪生,近1/3的民眾淪為難民。
除此之外,“捍衛人權”“避免人道主義災難”等都是北約盟國慣用的借口。空襲利比亞、入侵伊拉克、介入敘利亞內戰、拱火烏克蘭危機……近幾十年全球范圍內的主要武裝沖突中,都少不了北約國家的影子。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多次表示,據不完全統計,僅2001年后北約國家發動和參與的戰爭就導致數十萬人喪生,數千萬民眾流離失所。
再看北約所謂的“區域性”。
斯托爾滕貝格在達沃斯論壇期間的發言矛盾重重:他一面聲稱“北約是一個包括歐洲和北美的跨大西洋聯盟,將繼續保持區域聯盟關系”;另一方面又說,“跨大西洋區域面臨著全球威脅,安全不再是區域的而是全球的。”其中邏輯,自相矛盾。
有分析指出,誕生于冷戰時期的北約,至今依舊抱有零和博弈、陣營對抗的思維,不斷尋求擴張地理邊界和活動范圍,將觸手伸向東歐、北歐乃至亞太。
冷戰結束后,北約無視俄羅斯的安全關切不斷東擴,最終引爆烏克蘭危機。危機升級后,英、美等北約盟國還持續煽風點火,向沖突一方輸送武器,阻撓和談。
更直觀的是,烏克蘭危機爆發后,北約直接吸納原本中立的芬蘭為成員國,另一個北歐中立國瑞典也正在“入約”的路上,北約擴張之心昭然若揭。
近些年來,這一“區域性組織”還邀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和新西蘭等亞太地區國家參加北約峰會,計劃在日本設立聯絡處,同時鋪開一系列軍事安全合作……步步行動,逐漸將觸手伸向亞太。
顛倒黑白,“碰瓷”中國
北約秘書長在達沃斯論壇的言論中,試圖“碰瓷”中國,稱“不是北約進入亞洲”,而是中國在北極、非洲等問題上“接近北約”,聲稱中國的行為方式“與北約核心原則相悖”。因此,“北約當然必須應對發生在亞洲的事情”。
但是,這番話完全經不起推敲。
一直以來,中國都在同非洲國家進行友好合作,互利共贏,堅定支持非洲發展振興;中方在《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中明確提到,中國參與北極事務,“主張合理利用、倡導依法治理和國際合作,并致力于維護和平、安全、穩定的北極秩序。”
反觀“跨大西洋聯盟”北約,其盟國常年在亞洲駐軍,設有多個軍事基地,定期開展聯合軍事演習;還先后將韓日兩國納入“北約合作網絡防御卓越中心”這一國際軍事組織。
事實上,北約使用顛倒黑白的說辭渲染威脅,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
2022年,北約在其新版戰略概念文件中,誣稱中國“危害北約安全”,把中國的經濟、技術發展的各方各面都視為對北約的威脅。
2023年,美國總統拜登同韓日總統在戴維營會晤,對涉華問題指手畫腳,得出“要加強(美日韓)三國在軍事等領域合作”的結論。
分析指出,通過這些渲染“中國威脅”的言論,北約實際上是在試圖制造敵人,加快東進亞太的步伐,試圖牽制中國的發展。
冷戰余禍,屢遭譴責
北約是冷戰的產物,但當冷戰結束、其對手華約消失后,北約非但沒有解散,反而繼續擴張。
西班牙德拉斯和平研究中心名譽主席、加泰羅尼亞開放大學教授佩雷·奧爾特加此前曾說,“從邏輯上講,冷戰結束后北約本該消失,但它沒有,而且仍在尋找新的敵人。”
北約不斷擴張、插手域外事務的行為,一度引發成員國內部分歧,并在國際上招致諸多批評。
近年來,每屆北約峰會期間,都有成員國內出現游行抗議,要求這一組織自行解散,多國民眾詬病北約將自己包裝成防御性組織,卻屢屢挑起沖突,直言“北約才是這個世界真正的威脅”。
說出“北約正在經歷‘腦死亡’”的不是別人,正是北約成員國之一法國的總統馬克龍。他還曾明確反對北約在日本設立聯絡處,因為日本并不屬于“北大西洋”這一地理范疇。
澳大利亞前總理基廷也曾警告稱,北約試圖加深與亞洲的聯系,可能會把“歐洲人相互爭斗”的“惡意毒藥”傳到亞洲。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也抨擊過北約的虛偽面目,稱美國主導下北約一直宣稱致力于和平,但卻經常訴諸武力,使用威脅、挑釁、顏色革命等方式維護西方霸權。
而針對北約不斷鼓吹的所謂“中國威脅”,中方也多次發聲回應,指出北約一方面聲稱自己是區域性、防御性聯盟的定位沒變化,一方面不斷突破傳統的防區和領域,不斷加強同亞太國家的軍事安全聯系,渲染“中國威脅”,有關動向應當引起地區國家的高度警惕。
中方強調,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的維護者。亞太不是地緣爭奪的戰場,不歡迎冷戰思維、陣營對抗。(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