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澤光大使強調,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總趨勢不會改變。人民網 郭錦標攝
人民網倫敦1月23日電 (邢雪、郭錦標)中國農歷新年來臨之際,1月23日,總部位于英國倫敦的智庫“亞洲之家”舉行2024年度展望會議,中國駐英國大使鄭澤光出席活動并發表主旨演講,強調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大趨勢不會改變。
鄭澤光表示,2023年,中國依然是全球發展的重要引擎。面對各種挑戰,全年GDP同比增長5.2%,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繼續名列前茅。經濟內生發展動力不斷增強,內需對增長貢獻率超過110%。在外部需求不足情況下,貨物進出口總額仍增長0.2%。前11個月新設外資投資企業數量同比增長超過36%。IMF預計,去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可望達30%。
鄭澤光強調,所有這些,向世界傳遞了一個明確信息:做空中國過去不能得逞,今后更不能得逞!展望2024年,中國經濟仍會面臨不少逆風。但是,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大趨勢不會改變。
鄭澤光說,亞太是全球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合作最活躍的區域。中國作為亞太大家庭重要一員,始終是促進亞太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的堅定力量。
鄭澤光強調,中國的對英政策是一貫和明確的,始終致力于在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內政、合作共贏原則基礎上發展中英關系。中英在經濟、教育、文化、旅游等領域保持著密切合作,在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等共同挑戰方面也進行著合作。雙方應該就亞太事務加強溝通,增進了解互信,避免誤解誤判。
亞洲之家主席格林、亞洲之家首席執行官勞倫斯、英國外交發展部國務大臣特里維廉、英國力拓集團董事長鮑達民、渣打銀行集團公共與監管事務全球主管、麥肯錫公司地緣政治風險全球總監、中國工商銀行標準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新加坡國際商會數字標準倡議的董事總經理等各界嘉賓出席會議。
2023年,全球經濟逐漸走出新冠疫情陰霾,復蘇成為關鍵詞。然而,西方國家飽受通脹困擾、新興經濟體緩慢復蘇、欠發達國家面臨債務危機、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新的風險……在多重不利因素面前,中國經濟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持續回升向好,備受外界關注。與會嘉賓表示,中國不僅是地區或全球增長的支柱,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增長具有連貫性,具有穩定的支持政策。中國消費者力量的釋放是對亞太地區和世界都具有積極意義。
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列為九項重點任務之首,提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與會嘉賓表示,中國的數字零售業、電動汽車、智慧工廠的發展世界領先,充分體現了中國的創新驅動力。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亞洲具有巨大的人口優勢、政策的長期穩定性和對教育的巨大投入,從長期來看,中國及亞洲經濟前景令人樂觀。
會上還發布了《2024年度展望》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宏觀經濟環境充滿挑戰,發達經濟體通脹率高,貿易增長乏力,消費信心不足,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有升級風險,但亞洲經濟和地區貿易將繼續強勁增長,經濟重心將加速向亞洲轉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