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日,由非洲聯盟和肯尼亞政府共同舉辦的首屆非洲氣候峰會在肯首都內羅畢拉開帷幕。
此次為期三天的峰會以“推動綠色增長,為非洲和世界提供氣候融資解決方案”為主題,旨在尋求有效路徑,使非洲能夠自主制定應對氣候挑戰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詳細計劃。
要實現這些目標,“錢”無疑是最重要的。
正如聯合國駐肯尼亞協調員斯蒂芬·杰克遜所說,這次非洲氣候峰會在很多方面都是一次“融資峰會”。
他強調,非洲的碳排放最少,卻處于氣候危機最前沿,應對氣候危機必須從非洲開始。為此,發達國家應履行承諾,不僅應認真對待自身減排問題,而且需要切實為非洲國家提供氣候適應資金以及損失和損害賠償。
然而,類似的呼吁已不知發出過多少,卻迄今沒能叫醒裝睡的西方政客。
“這點錢是對發展中國家的侮辱”
根據英國媒體此前發表的研究報告,全球約90%的過量碳排放源自美國等發達國家,而且這些國家任何進一步的排放,都會占用其他國家的“公平份額”。
報告認為,為確保應對氣候變化目標的實現,發達國家應向低排放國家支付總計170萬億美元的補償金,其中美國一家就需要支付80萬億美元。
研究人員還特別指出,這一補償金額僅涉及對低排放國家碳排放公平份額被占用的補償,并不包括發達國家原本就該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氣候援助。
而說到這后一部分“原本就該提供”的費用,美國等發達國家早在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就曾承諾,在2020年之前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至少1000億美元氣候援助。但該承諾從未完全兌現,連資金到位期限也被推遲到了2023年。
這其中,帶頭“爽約”的就是美國。
英國能源研究機構發布的數據表明,按照歷史碳排放份額計算,美國每年應提供399億美元氣候援助資金,但2020年只提供了76億美元,僅占應分攤份額的19%,是23個相關發達國家中貢獻最少的一個。
隨著近年來極端天氣席卷全球、氣候災難愈演愈烈,非洲多國遭受嚴重沖擊。
世界經濟論壇最新發文警告,氣候變化已對非洲生態系統、經濟和社會產生重大影響。僅今年以來,非洲就有180萬人因為長期干旱流離失所。
多項研究顯示,到2030年,發展中國家每年將需要3400億至2萬億美元的資金,以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國際社會不斷敦促在氣候問題上歷史欠賬最多的發達國家承擔應有責任,幫助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加大氣候融資。
2021年上臺的美國拜登政府為了做足“重返”《巴黎協定》的姿態,曾承諾自當年起,每年給予發展中國家114億美元氣候援助。但實際上,美國國會在此后兩個財年的相關撥款都不到10億美元。
在國際氣候變化與發展中心主任薩勒姆·哈克看來,這點錢“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真的是一種侮辱”。
在發展中國家的團結爭取下,去年11月在埃及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首次通過決議,要求發達國家設立“損失和損害”基金,為其歷史排放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災難性后果做出賠償。
這一突破,被普遍視為邁向“氣候正義”的關鍵一步。
然而,還是由于美國的帶頭逃避,該決議未就基金如何運作、哪些國家應該出資等關鍵問題做出規定,發達國家的信譽問題也成為基金能否落實的未知因素。
“美國欠世界其他國家氣候賠款”
從嚴重縮水到光說不練,美國政府做出的一個又一個“氣候承諾”紛紛成了世界的笑柄。
在今年3月舉行的第五次聯合國最不發達國家問題會議(LDC5)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再次敦促美西方兌現援助承諾。
同時,他嚴厲批評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金融體系只關注自身利益,不僅沒有促進最不發達國家的發展,反而通過掠奪性的借貸成本將這些國家推入債務漩渦。
△聯合國官網:古特雷斯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是由西方發達國家設計并主導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他們自己”。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提供的數字,非洲在全球債務中的占比已從2010年的約19%升至2022年的近29%。
“(非洲)各國正被迫將更大比例的政府預算用于償還債務,犧牲了資助發展和氣候應對韌性建設。”
盡管如此,西方債權人仍無半點仁慈可言。
國際慈善組織樂施會在今年5月七國集團(G7)峰會舉行前夕公布的報告顯示,迄今為止,G7不僅仍有約13萬億美元的發展和氣候援助沒有兌現,而且還反過來要求全球南方國家在2028年前每天償還2.32億美元的債務。
在今年6月舉行的新全球融資契約峰會上,氣候融資、發展中國家債務以及多邊金融機構改革等問題繼續成為焦點議題。
但與發展中國家政要積極參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以美國為首的多數西方國家領導人選擇了集體缺席。
對此,南非總統拉馬福薩憤怒控訴:西方國家永遠不會在非洲最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我們不是乞丐,我們只是希望被平等對待”。
一邊是發展中國家急需援助,一邊是發達國家行動遲緩。這對難解的矛盾中,美國作為西方老大,無疑帶了“壞頭”。
而實錘證據表明,正為角逐明年大選使盡渾身解數的拜登政府和美國民主黨人,在氣候問題上也不想再裝了。
在7月的國會聽證會上,接受質詢的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里為了迎合共和黨人,竟然公開拒絕向遭受氣候災害重創的發展中國家提供補償資金——“美國不會給錢,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
對此,美國記者、專欄作家和政治評論員布拉德利·布蘭肯希普在題為《美國欠世界其他國家氣候賠款》的文章中指出,美國是全球有史以來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國家。這一事實本身就表明,美國對貧窮國家承擔著絕無僅有的責任。然而為了政治需要,克里卻稱美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向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嚴重的貧窮國家做出賠償,這是“徹頭徹尾的骯臟卑鄙”。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策劃丨王堅
記者丨李嚴
編輯丨楊楠
簽審丨王堅
監制丨關娟娟
(總臺環球資訊廣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