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防部9日通報稱,當天凌晨,俄方在莫斯科州挫敗烏克蘭方面使用無人機進行襲擊的圖謀,兩架無人機已被防空系統擊落。事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俄媒報道顯示,俄羅斯近期頻遭無人機襲擊。俄方也在增強自身的無人機作戰能力。專家指出,無人機襲擊在俄烏沖突中可能會更加頻繁。
8日,今日俄羅斯報道說,俄羅斯國防部發布了“柳葉刀”無人機摧毀烏軍自行火炮的視頻畫面。而就在此前一天,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會見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總經理時,指示該公司要進一步增加“立方體”和“柳葉刀”無人機的產量。
“立方體”和“柳葉刀”由卡拉什尼科夫集團下屬的扎拉航空公司研制。其中“立方體”具有寬大的三角形機翼,可攜帶3千克戰斗部,最長飛行時間為30分鐘,最大速度為130千米/小時。
近幾個月來,俄羅斯多次指責烏克蘭對其進行無人機襲擊。根據俄媒報道,今年以來,俄本土及戰場上的俄控地區等,已發生超過120次疑似無人機襲擊,其中包括機場、商業設施、石油等能源基礎設施,而頗為外界關注的是,最近在莫斯科地區也發生了一系列無人機襲擊事件。
截至目前,烏克蘭尚未承認這些無人機襲擊事件是烏方所為,但澤連斯基在7月30日有關“戰爭正逐漸回到俄羅斯本土”的言論被輿論認為暗示意味明顯。
專家:無人機襲擊對整體戰局影響有限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安全研究中心無人機作戰項目研究員多米妮卡·庫納托娃表示:“俄烏沖突是首次如此大量使用無人機的大規模沖突。”她說,烏克蘭主要是小型無人機在發揮作用,通常重量不到10公斤。小型無人機具備若干優點:易于操作、易于采購,最重要的是價格便宜。庫納托娃說,與大型無人機不同,它們在低空范圍活動,更難攔截,尤其是在數量較多的情況下。
庫納托娃表示,無人機確實有不小的“軍事效果”,但期望它們成為游戲規則的改變者可能是不現實的。(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