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博覽

      推動加強南南合作 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作者: 鄒 松 發布時間:2023-08-08 08:48:00來源: 人民日報

        在中國援埃塞俄比亞微小衛星地面站,中方專家正在對當地工作人員進行在站培訓。

        斯蘭亞·梅拉庫攝

        

        位于巴西巴伊亞州的風電項目正在進行機器吊裝。

        陳少陽攝

        

        在安琪酵母(埃及)有限公司抽提物生產部中控室,當地員工正在檢查數據。

        鄭英亮攝

        

        老撾萬象賽色塔綜合開發區內,新能源大巴車有序行駛。

        本報記者 孫廣勇攝

        氣候變化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中國在推動自身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同時,積極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向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和幫助,為攜手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積極貢獻。

        “氣象合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本報記者 鄒 松

        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以北約20公里的阿比西尼亞高原上,灰白色的恩托托空間天文臺地面站格外引人注目。地面站監控室里,斯卡蒂身著制服,實時記錄著人造衛星ETRSS—1傳回的數據。作為數據傳輸工程師,他每天需要對這些數據進行三至四次接收和記錄。

        2019年末,中國生態環境部聯合國家航天局等機構,通過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項目,援助埃塞發射了其首顆人造衛星ETRSS—1,還幫助建設了恩托托空間天文臺地面站,系統培訓了相關技術人員。斯卡蒂曾在中國接受了半個月的培訓,又在地面站得到了中國工程師面對面的指導,“獨立操作時遇到了不少實際問題,幸好還可以向中國工程師請教。”

        據斯卡蒂介紹,ETRSS—1讓埃塞人第一次通過自己的衛星圖片看到了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城市布局、祖庫拉休眠火山周邊的植被生態狀況、庫卡湖區水體及沿岸的演變過程等。“接收到的數據和圖片進行數字化處理后,對了解和掌握尼羅河流域火點火情分布、農牧場地面干濕度變化等具有重要作用。”斯卡蒂說。

        “ETRSS—1傳回的實時數據和圖像顯示,全球變暖導致植物和地表水分蒸發加快,造成‘東非之角’地區土壤較從前干燥得多。”斯卡蒂表示,衛星對地區性氣候變化進行了持續性跟蹤,提供了人類活動影響氣候變化的直接證據。埃塞氣象學家正根據衛星觀測結果,對地區中長期氣象走勢進行預測,為應對可能出現的氣象災害做好準備。

        為進一步提升衛星監測精度,在中方援助下,埃塞第二顆衛星ET—SMART—RSS于2020年12月從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搭載長征八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ETRSS—1的分辨率大約為14米,更多用于大范圍生態環境監測。隨著ET—SMART—RSS的運轉和更大功率接收天線的建設,我們將逐步實現分辨率達1米的高精度衛星數據處理。”埃塞俄比亞空間科學和技術研究所衛星項目負責人伊爾卡爾·查尼說。

        在近期召開的第十九次世界氣象大會上,中國氣象局與埃塞俄比亞氣象局簽署了氣象科技合作諒解備忘錄。埃塞俄比亞氣象局局長菲特尼·提蘇瑪表示,雙方將重點推進開發氣象早期預警系統、建設氣象衛星數據接收設施,并將其應用于農業、林業和水資源監測,幫助埃塞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

        中埃衛星項目合作不僅為埃塞提供了大量遙感圖像作為分析依據,也為當地培養了不少像斯卡蒂一樣的人才。“大批青年在中方幫助下獲得了培訓機會,成為衛星運控、氣候變化分析的骨干。我們的氣象合作不斷邁上新臺階,這是對兩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埃塞俄比亞前駐華大使特肖梅·托加說。

        “以實際行動促進能源轉型”

        本報記者 宋亦然

        “媽媽的工作就是管理這些風力發電機,讓它們能夠提供清潔能源,幫助大家點亮家里的燈,也讓大家能洗上熱水澡。”利迪阿尼·迪奧蒂指著矗立在綠色叢林中的一座座“白色高塔”,驕傲地對5歲的女兒說。

        迪奧蒂是中廣核巴西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安全質量環境部經理,她最近正和同事們為巴伊亞州風電項目的投產工作忙碌著。該項目總裝機容量為180兆瓦,是目前南美洲最大葉片風電機組。在一片翠綠高原上,40臺風電機組扇葉不停轉動,每年可發電7.2億千瓦時,為43萬戶巴西家庭送去綠色能源,還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5萬噸,相當于造林1800公頃。

        與此同時,項目配套建設的“新能源科普教育基地”也已初具規模。在約1000平方米的展覽室內,沙盤模型展示區、實體風機設備、光伏組件展示區和新能源科普館等一應俱全。通過沙盤,參觀者能直觀了解整個風電場的發電流程。科普館免費向公眾開放,由專業工作人員負責講解,全面介紹使用清潔能源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意義。

        此外,中廣核巴西公司與當地政府和企業等簽署了巴伊亞州新能源建設合作備忘錄、綠地儲備項目開發備忘錄等投資協議,進一步深化綠色合作。巴西礦業能源部常務副部長埃弗林·克魯斯表示,巴伊亞州風電項目有力推動了巴西風能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中國的投資和技術持續進入巴西可再生能源、雨林保護等領域,為推動巴西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助力,也極大地改善了當地人民的生活。“中國企業不僅給我的家鄉帶來了清潔能源,也為當地創造了新發展機遇。”加美萊拉風電項目員工若昂·巴斯托斯說。加美萊拉風電項目位于巴西北里奧格蘭德州,其所在地若昂卡馬拉是一個風能充沛的小城。該項目由中國國家電網巴西電力股份公司建設,于2021年9月建成投產,目前每年發電量約3.6億千瓦時,節約標準煤近1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36萬噸。巴斯托斯介紹,該項目為當地創造了2000多個就業崗位,“我身邊很多同事都是本地人,在這里工作條件很好,我們生活水平也提高不少。”

        今年4月,中巴兩國簽署《中國—巴西應對氣候變化聯合聲明》,承諾拓展、深化和豐富包括綠色產業發展和可再生能源等在內的氣候領域雙邊合作,并將在技術開發和共享方面進一步合作。“中國以實際行動促進能源轉型。中國企業注重在巴西的長期規劃,能真正幫助巴西經濟、能源、可持續等領域的發展。”迪奧蒂說。

        “為南南合作注入新動力”

        本報記者 黃培昭

        “我們住宅區里明亮的路燈,很多都來自中國!”夕陽西下,埃及首都開羅因巴巴區居民侯賽因指著路燈高興地說。2022年7月,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框架下,向埃及援助了1835盞太陽能LED路燈、4萬個LED節能燈、1000套太陽能戶用發電系統和906臺節能空調等物資。其中,部分環保燈具被用于改善因巴巴區的夜間照明條件。

        目前,中國援助設備正逐步應用于開羅的道路和樓宇中,用來進行辦公場所節能改造、改善區域道路照明及加強城鎮貧困居民基本用電保障等。在開羅市一些繁華地段,中國援助的太陽能LED路燈已在道路兩旁裝配完畢,當地媒體評論稱:“埃及終年陽光充沛,太陽能路燈環保且不用鋪設線路,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一直以來,中國積極支持埃及通過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除援助相關物資外,還幫助埃及發展清潔能源、推動綠色轉型。去年10月底,中國電力建設集團與埃及阿米爾能源公司簽署協議,建設埃及500兆瓦蘇伊士灣風電項目。這是埃及單體容量最大的風電項目,也是埃及近幾年簽約的最大新能源項目之一,預計每年供電量可達約27億千瓦時,減少約1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蘇伊士灣風電項目將顯著促進當地能源結構轉型,助力埃及《2035年綜合可持續能源戰略》和2050年國家氣候變化戰略的實現。”埃及解放研究中心研究員伊德里斯表示,中國的無私幫助將推動埃及清潔能源產業快速發展,有力地應對全球變暖等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在埃及的中資企業也在節能減排方面發揮帶頭示范作用。在開羅以南的新貝尼蘇韋夫市,中國企業投資的安琪酵母(埃及)有限公司,嚴格按照環保和低碳排放理念建設運營,收獲了當地政府和民眾的贊許。依靠生產工藝技術進步,公司2022年主要能耗指標中,電耗下降5.57%,汽耗下降38%,水耗下降12.7%。“這家公司是新貝尼蘇韋夫市最重要的企業之一,不僅生產了民眾需要的產品,也為我們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樹立了樣板。”新貝尼蘇韋夫開發區主席拉吉卜說。

        “中國為埃及提供的幫助和中國企業的減排努力,極大地助力埃及實現可持續發展。”埃及《金字塔報》副總編塔里克表示,氣候變化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埃中兩國正共同努力、積極應對。“我們在綠色發展領域的緊密合作,深化了兩國友好關系,為南南合作注入新動力。”

        “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的典范”

        本報記者 孫廣勇

        老撾萬象賽色塔綜合開發區平坦寬闊的道路上,一輛輛藍色新能源轎車不時駛過。這些新能源轎車內部空間舒適寬敞,乘客可以透過車窗欣賞園區廠房和路旁稻田交相輝映的美景。

        2020年7月,中國生態環境部與老撾自然資源與環境部簽署了《關于合作建設萬象賽色塔低碳示范區的諒解備忘錄》,通過“物資+技術”相結合的立體援助方案,推動賽色塔綜合開發區能源、基建、生產和管理低碳化。2022年4月,賽色塔低碳示范區揭牌,項目配套的新能源車輛等物資也同期交付。

        目前,賽色塔綜合開發區內新能源車輛包含12輛大巴、8輛轎車、8輛卡車,每年可減少約1243噸碳排放。“新能源大巴車服務于開發區與萬象市區之間的客運路線。”正在生活區公交站前等車的園區工人坎平告訴記者,這些新能源車輛不僅保護環境,還促進了當地生產生活方式轉變,為人們提供便利的同時助力當地低碳產業發展。

        在園區北部一角,幾輛新能源卡車不時從停車場駛入駛出。“園區內企業對建筑材料、原材料物資、機械設備、生產成品及物流行業的通行有較大需求,平均每日貨物通行量達1000至1500噸。我們將繼續引入綠色清潔能源卡車,進一步推動綠色環保發展模式。”賽色塔綜合開發區投資方老中聯合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熊軍說。

        新能源車輛的推廣,也帶動園區工作人員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新能源在老撾仍是全新的概念,我之前從來沒有開過新能源車,現在已經掌握了新能源汽車的日常使用、維護及故障排除等技術,希望為實現低碳交通貢獻自己的力量。”參加駕駛新能源汽車培訓的園區工作人員項坎說。除新能源車輛外,賽色塔綜合開發區內也安裝了太陽能路燈以及環境監測設備,深入打造園區綠色發展模式。

        賽色塔綜合開發區在招商引資過程中,鼓勵開發區內企業采用綠色環保技術。開發區投資服務中心主任通洛介紹,開發區如今已引入來自中國、日本、新加坡、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的127家企業,吸引投資總額超過13億美元。其中,貝德服裝(老撾)有限公司用電鍋爐取代了燃料鍋爐,不僅提高了熱轉換效率,還降低了粉塵、噪聲,成為真正的無煙工廠;新希望老撾有限公司則優化生產環節,實現了節能減排目標……

        “賽色塔低碳示范區項目是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的典范。我們希望在賽色塔積累低碳發展的寶貴經驗,為老撾綠色可持續發展樹立標桿。”老撾自然資源與環境部部長本坎表示,賽色塔低碳示范區項目將推動老撾經濟和社會朝著節能、綠色、可持續方向發展,為老撾實現2050年凈零碳排放目標發揮重要作用。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中文字幕一区| 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完整版|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免费福利永久| 日产精品卡一卡2卡三卡乱码工厂 日产精品卡二卡三卡四卡乱码视频 | 9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焦| 极品唯美女同互摸互添|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 500福利视频导航| 性欧美vr高清极品|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综合| 韩国xxxx69| 国产精品男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观看| 中国女人内谢69xxx视频| 欧美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国产人免费视频成69大陆| 91麻豆国产级在线| 日本高清黄色片| 免费无码国产V片在线观看| 香港三级理论在线影院| 天天操狠狠操夜夜操|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老湿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激情无套| 你懂的国产高清在线播放视频| 九九影视理伦片|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互换| 久久久青草青青亚洲国产免观 | 波多野结衣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app| 三上悠亚电影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视频一区| 伦理片中文字幕2019在线| 色94色欧美一区|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肥臀风间由美357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