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視 看中國”中國影視作品海外青年賞析論壇(巴西分論壇)。 論壇截圖
人民網北京7月24日電 (張榮、古娜)近日,“看電視 看中國”中國影視作品海外青年賞析論壇(巴西分論壇)以線上方式舉辦。來自巴西的六位特邀青年嘉賓與參會人員在觀看《創新中國》系列紀錄片后,一起暢談對中國創新的理解和感受。
本次論壇由中國傳媒大學主辦,主題為“中巴青年眼中的中國創新”,旨在通過紀錄片《創新中國》觀影活動,共同關注中國科技發展成就,暢談中國創新精神,增進中巴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院長文春英教授。 論壇截圖
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院長文春英教授在開幕致辭中表示,創新在任何時代都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中巴兩國互為戰略合作伙伴,在航天、氣候變化應對、能源、林業等各方面的創新合作是卓有成效的。青年是一個時代的未來和希望,同時也是社會上最富有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群體。《創新中國》紀錄片中47個創新故事鼓舞著我們,也提醒著青年們在大膽創新的同時,思考“創新來自于何處”“什么驅動著創新”“是哪些人群在創新”等創新行為背后的邏輯和意義。
巴西演員李丹妮。 論壇截圖
電影《流浪地球2》中飾演巴西航天員的李丹妮(Daniela Tassy)根據她的參演經歷,介紹了中國在科幻電影制作中的創新。她認為,中國科幻電影在過去幾年取得的極大進步,得益于中國電影人在特效、劇本和拍攝手法上的不斷創新。在李丹妮看來,《流浪地球2》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巴西國際政治及農業問題研究專家、北京愈心花園農莊合伙人孫喜勤。 論壇截圖
巴西國際政治及農業問題研究專家、北京愈心花園農莊合伙人孫喜勤(Diego Souza)在發言中表示,中巴兩國在數字農業、新型蛋白質開發與利用、防護林建設及土壤管理等領域合作潛力巨大。
復旦大學中國政治與外交專業研究生、 巴西伯南布哥聯邦大學亞洲研究協調中心能源矩陣與環境研究副研究員陸睿安。 論壇截圖
復旦大學中國政治與外交專業研究生、 巴西伯南布哥聯邦大學亞洲研究協調中心能源矩陣與環境研究副研究員陸睿安提到,中國在環保領域的政策創新以及綠色能源技術的創新,帶動了相關產業轉型升級,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這樣的創新符合人民期待,也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
巴西南大河州聯邦大學孔子學院學生凱諾。 論壇截圖
曾留學中國的巴西南大河州聯邦大學孔子學院學生凱諾(Caroline Silveira)用新華網AI播報員的例子分析了新聞傳播中的創新。她表示,AI播報員的技術創新使信息的傳播不再完全依賴于人類,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間體驗頗深。她還談到一些創新科技存在弊端,例如人工智能制造虛假信息帶來的新挑戰。
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的葡萄牙語外教安思鐸。 論壇截圖
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的葡萄牙語外教安思鐸(Erasto Cruz)從道家思想的角度向參會者介紹了他所感受到的中國創新精神內核。他認為,五千年中國史就是一部創新史,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在創新實踐中扮演重要角色。
澳門大學哲學系博士生高培德。 論壇截圖
澳門大學哲學系博士生高培德(Pedro R. Cabral)根據自己多年間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生活的經歷,和大家分享了他對鄉鎮交通設施、社會安全、鄉村管理等方面創新實踐的感受和看法。他認為,創新對于鄉鎮發展是至關重要的,這里所說的不只是技術、設施的創新,更重要的是理念、政策上的創新。
本次論壇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際合作司指導,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及中國傳媒大學金磚研究中心主辦。
論壇吸引了來自中巴兩國高校共計70余名青年學生線上參與。在互動交流環節,兩國同學和嘉賓對中國和巴西在各領域的創新實踐開展了熱烈的討論,充分展現了中巴青年對創新話題的高度關注和參與熱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