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汕尾7月17日電 (曾玥)廣東汕尾,白藍相間的海警局城區工作站迎海而立。宿舍位于主樓四樓中間,從里往外數的第三個衣柜屬于海警執法員汪曉龍。熨燙整齊的制服掛放在內,然而卻再也等不回它的主人。
2023年3月,汪曉龍執行一起走私凍品案件查緝任務時遭遇暴力抗法,在與不法分子英勇搏斗中不幸墜海、壯烈犧牲。至今,汪曉龍生前的遺物仍然原封不動地保留在宿舍里。“這樣,他就永遠和大家在一起,永遠戰斗在他用生命守護的這片海。”汪曉龍生前同事崔玉國說。
“我是守海人”
1995年,汪曉龍出生于安徽省阜陽市太和鎮。成長在紅色熱土之上的汪曉龍,早在高考填報志愿時,便已堅定了報效祖國的決心。2019年,從警校畢業的汪曉龍來到廣東汕尾海警局,主動申請調到城區工作站參與一線巡海執法。
身為海警,汪曉龍和同事們少不了例行出海巡查。遇上風浪大的日子,執法艇便會隨著波浪左右搖晃、上下起伏,執法員需要強忍暈船癥狀堅持完成巡航。在執法員叢碩碩的記憶里,汪曉龍是個不會暈船的“硬漢”。在風浪天巡航三個小時后,汪曉龍仍然能帶著纜繩第一個跳上碼頭系泊。
其實,汪曉龍的同事朱州州記得,第一次出海執勤的時候,汪曉龍也在風浪顛簸中暈船發作。但他扶住站穩,用水洗了一把臉,便又回到船舷上繼續跟隨班長學習船舶系帶纜、船艇碰撞等實操技能。
憑借這股不服輸的勁頭和刻苦的自我加練,汪曉龍逐科攻破跳幫等險難課目,即便手肘紅腫、小腿痙攣、手腳掉皮,但當有人問起時,他也只是笑著回答:“我是守海人。”
海警執法員有血性亦有柔情。每當執勤歸來,汪曉龍總會打開宿舍的書桌抽屜,拿出一本嵌著警徽的棕色日記本記錄點滴感悟。汪曉龍的多年好友范華舉告訴記者,寫日記是他從小保持至今的習慣。翻開這本紙張漸黃的日記,扉頁上寫著醒目的九個字——“對國要忠,對家人要孝。”里面記錄了汪曉龍心底里最為牽掛的人,是遠在安徽老家的奶奶。
“曉龍很孝順,以前每天都會抽時間給奶奶打電話,”說到這里,汪曉龍小姨張曉俠不禁哽咽,“現在我們只能告訴奶奶,曉龍忙,顧不上。”這通本將每天響起的親情電話,自今年三月之后,再也無法接通了。
成為“尖刀”
2023年3月23日21時40分,海警執法員林清平接到線報,當晚在廣東汕尾馬宮雞籠山附近海域可能會有“螞蟻搬家”式的走私犯罪活動。林清平與同事汪曉龍、王圣森、陳泳熙隨即出海偵查。為避免被走私分子發現,三人趴在一平方米左右的民船小艙里,一人在船頭佯裝整理漁網實施瞭望,輪流交班。
24日凌晨3時20分,林清平通過夜視儀發現,在雞籠山腳下有一艘平板船在與一艘經過動力改裝、安有六個發動機的“大飛”接駁走私凍品,兩船通過纜繩連接,各有六七名嫌疑人正在交接。
林清平迅速向上級匯報情況,接到指示同意對犯罪嫌疑人實施抓捕后,果斷部署——執法員陳泳熙第一個跳幫,負責控制“大飛”駕駛員;王圣森、汪曉龍緊隨其后,分別負責控制位于后艙、前艙的搬運工。隨著執法船貼近正在過駁走私貨品的船只,林清平打開手電筒,向犯罪嫌疑人表明身份:“我們是中國海警,別動!”與此同時,三名執法員迅速從左舷登臨嫌疑人船舶。
犯罪嫌疑人慌不擇路,與汪曉龍推搡起來。看到嫌疑人激烈反抗,林清平立即跳幫增援。但未等他站穩,一名嫌疑人趁機推動發動機加速桿試圖駛離,兩個目標船之間的纜繩受力繃斷,造成船體劇烈晃動,船頭翹起。汪曉龍被甩入海中,短短幾秒過后,林清平也相繼墜海。
“當時我發現左腳已經用不上力了,浮出水面之后什么都看不見,非常緊張。”時隔三個月,回憶起當時的畫面,林清平依舊難以平復心情。“曉龍!曉龍!”他在涌浪中大聲呼喊著,卻聽不到任何回應。
被救起來時,林清平的左腿因被“大飛”的發動機螺旋槳打中,已經血肉模糊。陳泳熙和王圣森將涉案嫌疑人和目標船舶控制住后,迅速與增援力量一起搜救汪曉龍。經過三天兩夜的搜尋,3月26日12時許,搜救人員終于在馬官港找到了汪曉龍的遺體。
消息傳來,越來越多的執法員、附近群眾從四面八方趕來,浩浩蕩蕩的船隊鳴笛致敬,護送英雄的遺體“回家”。
海面的“燈塔”
2023年5月,中國海警局評定汪曉龍為烈士、追授一等功,為林清平記一等功。廣東海警局為陳泳熙、王圣森記三等功。7月,共青團中央、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追授汪曉龍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據廣東海警局刑事偵查科科長張梁介紹,不法分子海上暴力抗法的事情時有發生,這是海警執法員所面臨的特殊工作環境。由于案件復雜、涉及面廣,“3.24”案件已申請并獲批延長偵辦期限。
張梁表示,近年來,海警隊伍的職責在原有的海上治安、打擊海上走私及偷渡等任務之外,新增了海洋行政、海洋環境、漁業作業等多項業務,業務量和業務難度均有所增加。“目前涉及海上的法律法規、政策性文件多達380多部,要學習、掌握的知識非常多,對執法員的綜合素質要求非常高。”張梁說。
中國海警局成立以來,共接處警5.3萬起,查辦各類案件2.4萬起,查獲走私案件案值210億元,繳獲各類毒品9.875噸,查扣涉案海砂1200萬噸。如今,在中國1.8萬公里的海岸線上,平均每天有7000余名海警執法員、260余艘艦艇堅守在海疆一線,守護著萬家燈火。
“海警一直為我們護航,保障我們海域的安全。”漁民蔡州俊說。廣東汕尾海警局城區工作站前,一座小小的燈塔矗立在航道邊的一處礁石上,指引著執法艦艇出入巡航。海警執法員崔玉國說:“這幾個月里,每次看見那座燈塔,我都覺得曉龍并沒有離開,他正與我們并肩作戰,不管多大的風浪都會照亮我們平安歸來的道路。”(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