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松
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日前抵達北京,開啟了他的第五次訪華之旅。恰逢中巴建交35周年,作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和今年首位訪華的阿拉伯國家元首,阿巴斯此次為期4日的國事訪問必將對中巴友好關系向前推進產生積極影響。
近年來,巴勒斯坦問題正愈發邊緣化,而背后推手則是美國愈發失衡的中東政策。特朗普政府上臺后,不斷在包括巴勒斯坦問題在內的中東諸多問題上越過“紅線”,如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并將美國駐以大使館遷至該城,通過推出“世紀協議”來促進以色列與若干阿拉伯國家關系正常化,使巴勒斯坦在巴以關系中的處境更艱難。拜登政府上臺后,雖然在巴以政策上有所回調,但仍基本上全盤接納其前任的相關遺產。2022年底,以色列“史上最右”政府上臺以后,巴以沖突更是愈演愈烈。
與西方國家不同,中國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始終秉持公正立場,在國際舞臺上不斷為巴以和平發聲。中國堅持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問題的核心及中東根源性問題的觀點,得到了多方高度贊賞。在此次與阿巴斯的會談中,習近平主席再次提出三點主張,即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享有完全主權的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巴勒斯坦經濟民生需求應該得到保障;要堅持和談正確方向。這三點主張貫穿著充滿中國思考的安全觀與發展觀,在當前巴以關系情勢下更顯可貴,也得到巴勒斯坦的積極回應。
阿巴斯總統此次訪華,正值中東地區掀起又一輪“和解潮”之際。今年3月10日,中國、沙特、伊朗在北京共同達成三方聯合聲明,沙特與伊朗宣布將恢復外交關系。這一三方聲明可謂“石破天驚”,既為沙伊斷交以來中東地區逐漸固化的陣營化對壘降溫,也成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和推進以“勸和促談”為目標的主場外交實踐的重要勝利。以此為起點,中東掀起“和解潮”,巴林與卡塔爾復交,埃及與土耳其恢復大使級外交關系,敘利亞重返阿盟等,都標志著中東諸多歷史問題的重大突破。
然而,與這輪“和解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巴以沖突日甚,與和解方向漸行漸遠。巴勒斯坦方面期望中國在推進巴以和平上能有所突破。事實上,今年3月,中國政府中東問題特使翟雋訪問了巴以兩國,巴勒斯坦問題始終是會談的核心。4月,中國外長秦剛與巴以外長通話,表示中國愿為巴以恢復和談發揮積極作用??梢哉f,巴以和談自2014年以來一直處于僵局,雙方能否搭上這輪“和解潮”的順風車,不僅是當事兩國,也是全世界所有愛好和平人士的共同關注。
中國是巴以共同的朋友,真誠企盼巴以兩國和平共處、阿猶兩大民族攜手發展。不同場合的多次會談,中國態度一以貫之。我們仍將在恪守不偏不倚的“勸和促談”基礎上,以“全球安全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精神為指導,呼吁巴以管控各自內部分歧,避免局勢滑向更加失控的方向。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巴以關系可能不會馬上實現根本突破,但有著超越“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思維且成功推進沙伊和解經驗的中國,顯然為國際社會促進巴以和談極大地注入了信心。
(北京日報 作者單位: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