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博覽

      專家:青少年體育活動參與度低不利于身心健康發展

      孫天驕 發布時間:2023-06-01 09:15:00來源: 法治日報

        擔心安全課間不讓孩子們去操場活動

        專家:青少年體育活動參與度低不利于身心健康發展

        □ 本報記者 孫天驕

        “好球!”“往這傳!”……

        5月28日,正值周末,北京市朝陽區居民蔣琦(化名)帶著正在上小學六年級的兒子來到家附近的一個足球場踢球,看著孩子在綠茵場歡快奔跑的身影,蔣琦感到十分欣慰。

        “孩子正處在小升初的關鍵階段,學習壓力難免帶來心理壓力,通過參與體育活動能幫他釋放壓力,我們身為家長也放心很多。”蔣琦說。

        近年來,輕則焦慮厭學,重則抑郁等,青少年學生心理問題多發。有研究表明,體育活動能降低青少年的悲觀感,是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措施。

        然而,《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實際情況中,青少年參與體育活動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學校課業任務重,擠占了體育課、體育活動的時間;有的學校擔心運動出事,體育活動的安排流于形式;一些家庭給孩子安排了大量課外班,忽視體育活動的重要性……

        接受采訪的專家認為,提高體育活動參與度不僅有利于孩子身體健康,而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也會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近年來,有關部門采取了多種舉措完善青少年體育活動的發展,但目前仍存在一定不足,未來需進一步提高全社會重視體育活動的觀念意識,讓青少年更多、更好地參與體育活動。

        揮灑汗水釋放壓力

        積極意義應被重視

        兒子蔣濤(化名)5歲開始,蔣琦就有意識地帶著他鍛煉身體,一直到現在13歲,蔣濤都保持著每周踢球4個小時的訓練習慣。

        長期的體育鍛煉習慣帶來的變化是立竿見影的。一年級入學時,蔣濤和班上其他孩子的身高差不多,甚至還略矮一些,而現在他已經高出其他同學一個頭。別的同學家長也說:“經常鍛煉就是不一樣,你們家孩子身體素質就是好。”

        除了追求健康的身體外,蔣琦更加關注的其實是體育鍛煉對孩子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

        “踢球過程中,他奔跑、運球都會大量出汗,他的壓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釋放。踢完球后,他晚上會休息得特別好,在這個過程中身心都能得到恢復。此外,他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也是進行集體活動的過程,在無形當中就鍛煉了他的社交能力,非常有助于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蔣琦說。

        除了每周固定進行足球訓練之外,平時放學后,蔣琦也會特意叮囑孩子在操場上活動一下。長時間保持規律的體育鍛煉,蔣琦欣慰地看到,孩子整個人都是陽光的、自信的。

        “尤其是孩子現在處在小升初的關鍵階段,他也跟我說過,班上很多同學都因為壓力大出現了焦慮、失眠的情況,但他通過運動可以較好地排解緊張的情緒。未來,我也會努力讓他保持住這樣的體育鍛煉節奏。”蔣琦說。

        家住北京市西城區的趙璐璐(化名)有一個正在上小學二年級的女兒。她一直致力于為女兒營造一個良好的體育運動氛圍——滑板、馬術、網球……每周她都會帶著女兒參與體驗多種體育運動。

        “孩子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是充滿快樂的,那種快樂很能感染人,和在教室里學習時的狀態完全不一樣。”趙璐璐說。

        體育活動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舉辦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和號召學生參與體育運動,已成為一些中小學提升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快樂成長的主要舉措之一。

        例如,在重慶市萬盛經開區,各中小學積極創新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由教師自編自導的各種健身操和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深受學生喜愛。當地學校還通過體育課、課外活動等確保學生每天1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強健學生體魄。

        云南省昆明市某小學體育老師楊老師告訴記者,能明顯感覺到近年來學校越來越重視體育課:不僅每天都設置了體育課、陽光課間等鍛煉時間,而且與當地的專業機構進行合作,在學校開展足球培訓、網球培訓,還引進了擊劍項目。此外,學校還專門吸納了武術、拳擊、拉拉操等方面的專業老師,設置了相應的興趣課。

        楊老師說,除了強身健體以外,體育鍛煉對孩子們心理健康的影響也是立竿見影的,“通過體育活動,一些原本不怎么講話的學生,現在也漸漸開朗起來”。

        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外教育法研究中心主任姚金菊認為,現在的青少年很多時候都在靜態地學習,或者把打游戲這種靜態運動作為休閑的方式,而忽視了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體育運動除了增強體質之外,還可以讓人心胸開闊、磨煉意志、釋放壓力,對促進心理健康的作用是巨大的,青少年及其家長都應該意識到這一點。

        清華大學法學院體育法研究中心主任田思源介紹,現代科學研究結論表明,青少年的體育運動可以直接影響其在學校的適應能力。一方面,青少年的學業壓力大更需要通過適當的體育鍛煉來獲得放松;另一方面,積極的體育鍛煉可以幫助青少年更好地面對過重的學業壓力。因此,對青少年體育活動的重視很有必要。

        課程安排不盡合理

        鍛煉時間常被擠占

        體育活動情況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息息相關,然而在實踐中,青少年體育活動參與情況卻并不理想。

        2022年,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年體育司委托運動醫學研究所開展全國兒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狀況調查與干預項目,結果顯示具有理想體質指數的人群比例為69.25%,具有理想體育鍛煉水平(每天運動時間大于等于60分鐘)的人群比例僅為10.94%。

        為什么會存在鍛煉不足的情況?不少受訪者提到,因為文化課課業繁重,在有限的時間里只能放棄體育活動。

        剛剛參加完中考體育考試的山西省運城市初三學生楊青(化名)的成績并不理想。學習成績在班級里名列前茅的他,體育考試卻被扣掉了8分,跑步和跳繩成績都沒達標。

        他至今仍感到懊惱:“平時忽視了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有時候體育課甚至會被其他文化課占用,課間休息時也沒有意識到去練練跑步或跳繩,時間都拿來做題了,如果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鍛煉一下,可能結果就會不一樣。”

        在課業壓力之下,體育課被占用的情況時有發生。記者近日以“體育課占課”為關鍵詞在社交平臺上進行檢索,有大量網友抱怨體育課被占:“本來周五是每周最值得期待的一天,結果體育課被占用,改成了數學考試。再這么下去真的要受不了了”“體育中考考完說好的一周保留一節體育課,結果一個多月了也沒上一節”“上了高中真的好累啊,天天都要熬夜寫作業、復習,我們班老師還經常占體育課……”

        值得注意的是,不乏有家長認為,孩子的文化課成績遠比體育活動重要得多。

        一名河北廊坊高二學生的母親在接受采訪時說:“作為家長,我們更為關注的肯定是孩子的文化課成績,尤其是孩子馬上就上高三了,學習任務繁重,很難抽出時間進行體育鍛煉。”

        蔣琦告訴記者,他認識的一位學生家長,幾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不僅給孩子報了大量的補習班,而且閑暇時間就是讓孩子刷題、參加各種競賽,孩子根本沒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這樣做的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這個男孩在班上非常孤僻,脾氣也很暴躁,母子之間的關系一度很不融洽。

        “對于很多孩子來說,學校開展的體育課可能是他們唯一的系統進行體育鍛煉的途徑。”蔣琦說,然而,實際上一些學校組織開展的體育課質量并不高。“一節體育課形式上是40分鐘,但從集合到開始正式上課,有效的鍛煉時間可能不到30分鐘,而且老師擔心學生安全問題,很多時候組織的運動量并不達標,體育課流于形式。”

        還有不少家長的“保護欲”成了孩子體育鍛煉道路上的無形枷鎖。趙璐璐接觸過不少學生家長,有的孩子剛跑兩步,家長就追在后面喊“小心啊,別摔了”,如果天氣比較炎熱或者刮風下雨,就更不可能讓孩子進行戶外活動了。

        “一些老師也是一樣,因為怕不安全,干脆‘一刀切’地在課間休息時禁止孩子離開教室、出教學樓,寧愿在教室放動畫片也不讓孩子們在操場上自由活動。”對此,趙璐璐并不認可,不讓孩子經歷風雨,孩子怎么能健康成長呢?

        姚金菊介紹說,青少年父母對體育活動帶來的身心發展益處的認識是不夠的。很多人并未意識到,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再優秀的頭腦也無法發揮其真正作用。久而久之,青少年便喪失了體育鍛煉的興趣和能力,并引發各種可能的身體問題或心理問題。

        “我國學生課業負擔重、升學壓力大、運動場地設施不足、運動氛圍不夠等也是導致青少年較少參與體育活動的直接因素。”姚金菊說,過重的學業負擔和壓力迫使青少年尋找情緒宣泄和放松的出口,而運動場地設施的不足、家長對體育鍛煉的不重視,使得電子游戲替代體育鍛煉成為青少年排解壓力、娛樂消遣的重要方式,這又進一步削減了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

        現有規定逐步落地

        多措并舉完善發展

        青少年體育活動參與度不足的情況已經引發了有關部門的重視。

        《青少年體育“十三五”規劃》提出,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青少年體育推進機制;《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提出更加健全青少年服務體系;《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提出實施青少年活動促進計劃。

        新修訂的體育法明確將青少年和學校體育置于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將第三章學校體育章名修改為“青少年和學校體育”,提出“國家實行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健全青少年體育工作制度”,從法律層面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

        暨南大學少年及家事法研究中心教授張鴻巍說,近年來,青少年體育活動取得長足進步,在一些地區也面臨許多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比如師資短缺、場地短缺、經費短缺等現實問題。在此背景下,相關文件和法律法規的相繼出臺,從法律制度上進一步明確了青少年體育活動法治化的基本原則、要求和內容,為相關活動的有序開展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使得青少年體育活動可以在法治軌道上獲得更多資金、技術、培訓、場地、人員、設施等方面的基礎保障,同時也促進全社會共同關注、關心和關愛青少年體育活動。

        姚金菊認為,在現有規定的基礎上,需要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明確權責范圍。如盡快建立新體育法所要求的青少年和學校體育工作制度,明確在學校體育中,體育行政部門的作用;在校外體育中,教育行政部門的作用。體育和教育部門分工配合,形成合力,是現有規定落地的重要基礎。

        田思源說,現有規定和倡議是針對當前青少年群體的現實情況提出的,具有針對性。但是,在整個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這些規定能否最終落到實處,還需要未來加以檢驗。“只有青少年及家長真正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體會到體育鍛煉帶來的身心愉悅,才能從根本上轉變當前青少年體育活動參與度不足的情況。”

        為此,他建議,為促進青少年更多、更好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全社會都應當樹立起重視體育鍛煉的風氣。政府相關部門要同學校一起,引導、適當要求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同時,按照現有要求配齊體育教師,配足體育鍛煉場地和設施,做好校內體育活動的安全管理和運動傷害風險防控。

        “青少年體育活動關鍵在主觀意愿和興趣,所以歸根結底還是在于青少年自身對體育的認識。”姚金菊說,這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門、體育行政部門、學校、家庭和社會協同共治,培養青少年體育鍛煉習慣,家長本身應該重視并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以身作則,增強青少年體育鍛煉的自覺性和趣味性。同時,有關部門應關注到體育設施建設存在的城鄉失衡問題,加強體育公共設施建設,根據城鄉差異,因地制宜,促進青少年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法治日報)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99精品久久水蜜桃|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三上悠亚在线网站| 小天使抬起臀嗯啊h高|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热 | 国产精品成人h片在线| 一级免费黄色大片|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久久|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国产大片免费天天看| 2021av在线视频| 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 中文字幕日本电影| 曰韩无码无遮挡a级毛片| 亚洲欧美校园春色|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亚洲丝袜第一页| 国内一卡2卡三卡四卡在线| 一区视频免费观看| 日日操夜夜操天天操|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欧美顶级aaaaaaaaaaa片| 公和我在厨房好爽中文字幕| 青娱乐欧美视频| 国产真实偷乱小说| 91亚洲精品视频| 天天爱天天做色综合| 中文乱码字幕午夜无线观看| 日本护士在线视频xxxx免费|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区|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美女被狂揉下部羞羞动漫| 国产剧情精品在线| 国产在线jyzzjyzz免费麻豆| 国产精品日日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