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5月17日電(韋香惠)5月17日,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國務院國資委原副部長級干部駱玉林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圖為駱玉林 圖片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長期在青海工作 曾任國資委黨委巡視組組長
公開資料顯示,駱玉林,男,1958年8月生,漢族,河南新野人,研究生學歷,1976年9月參加工作,198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駱玉林曾長期在青海省工作,曾任青海省國有資產管理局局長、青海省財政廳副廳長,青海省經濟貿易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省委企業工作委員會副書記等職。
2004年他任青海省副省長,2005年兼任西寧市市長,2008年任青海省副省長、省國資委主任,2010年任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長等職,2013年任青海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等職。
2015年,駱玉林離開青海,進京出任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
公開信息顯示,2018年至2022年期間,駱玉林多次以國資委黨委巡視組組長的身份露面,主持巡視過保利集團、中國黃金集團、中國信科集團、中國廣核集團、中國電建集團等央企。
2020年11月,擔任國資委黨委第一巡視組組長的駱玉林在巡視中國保利集團時的動員會上強調,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對中央企業開展巡視,是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督促做到“兩個維護”的必然要求,是深化中央企業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重要舉措。
為何表述為“副部長級干部”?
駱玉林被查的消息中,其職務表述為“國務院國資委原副部長級干部”,這一表述與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這一機構調整有關。
根據2000年發布的《國有企業監事會暫行條例》,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由國務院派出,對國務院負責,代表國家對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的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狀況實施監督。監事會主席由國務院任命,由副部級國家工作人員擔任,為專職。
2018年,按照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不再設立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其職責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重大項目稽察、財政部的中央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監督檢查、國務院國資委的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一并劃入審計署。
據《經濟日報》報道,2018年11月,國務院國資委網站頁面上,原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欄目已更名為“副部長級干部”,包括駱玉林在內的12人轉崗為副部長級干部。
國資系統反腐持續
4月12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曾任山西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的朱曉明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4月16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國務院國資委企業領導人員管理一局(董事會工作局)局長夏慶豐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同日,湖北省國資委原黨委委員、副主任何慶豐被“雙開”。
2023年1月17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暨警示教育大會。當時,剛履新不久的國資委黨委書記張玉卓在會上表示,必須切實加大反腐敗力度,堅決斬斷政治腐敗和經濟腐敗交織鏈條,深入落實加強監督體系建設要求,統籌各類監督力量,強化黨內監督與業務監督融合,堅決鏟除國資央企腐敗滋生土壤。
據國資委官網消息,5月17日,國資委黨委召開擴大會議,通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國務院國資委原副部長級干部駱玉林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進行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的決定,認真研究國資委進一步加強全面從嚴治黨工作舉措。
會議強調,要加大力度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國資委黨委和委機關各級黨組織要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敢抓敢管、敢于亮劍,不斷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