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3月29日報道 德國“中國平臺”網站3月24日刊登題為《北京希望在中東扮演中立角色》的文章,作者是德國中國問題專家弗蘭克·澤林。全文摘編如下:
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本·法爾漢·阿勒沙特和伊朗外交部長侯賽因·阿米爾-阿卜杜拉希揚日前通了電話。
據兩國官方媒體報道,在齋月開始之際,雙方互致祝賀。在通話中,他們還談到了計劃舉行部長級會議。
兩國在七年的外交僵局后恢復雙邊關系,這對北京來說是一次成功,而且這正在改變中東的力量平衡。
雖然美國繼續扮演核心角色,俄羅斯也與該地區的當權者有著密切聯系,但現在中國也參與進來。
伊朗高級軍事顧問葉海亞·拉希姆·薩法維甚至希望波斯灣的“后美國時代”已經開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對事態發展進行了更貼切的描述:“中國已經打破了美國在中東占主導地位的前提。”
美國《華爾街日報》談到“中國的新外交模式”。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專家喬恩·阿爾特曼對這一過程總結道:“基于美國規則的秩序現在不再是推進安全政策的唯一負責任的選擇。”
美國保衛民主基金會的負責人馬克·杜博維茨也強調,這一協議表明沙特“不再相信華盛頓會支持它”。
早在2015年,中國人就設法緩和這種對抗,當時他們與歐洲人一起說服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解除對伊朗的制裁。
之后,中國的外交官開始單獨行動。值得關注的是,中國除了與卡塔爾、伊拉克、摩洛哥以及阿爾及利亞和埃及等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或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之外,2016年也與沙特阿拉伯建立了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2022年年底,中國與阿拉伯國家決定在具有戰略意義的衛星導航領域加強合作,作為未來太空合作的基礎。截至2022年年底,中國已同20個阿拉伯國家及阿盟簽署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協議。
因此,該地區現在對中國的信任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中國不必主動去充當伊朗和沙特之間的調解人——相反,沙特人自己會尋求幫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