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浦江:聚賢智賢力 賦能新質生產力
中新網金華4月9日電 (錢晨菲 朱舒蔚)“葡萄是浦江農民增收致富的大產業,年前浦江縣科協提出了葡萄深加工的難題,我立即發動資源召集專家,希望在葡萄上市前能破題,讓這個富民產業更具‘新氣質’。”近日,浙江金華浦江黃宅鎮鄉賢、浙江師范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查笑君帶著3位博士回到家鄉,現場為葡萄基地解決技術難題。
在浙江浦江,像查笑君一樣的鄉賢數不勝數。近年來,浦江不斷深化鄉賢工作,融合鄉賢人才的鄉愁、創業創新的訴求、浦江發展的未來,搭建多元化多維度的聚賢智平臺,賦能新質生產力,實現家鄉與鄉賢的“雙向奔赴”。
暢通“雙向奔赴”渠道
“人才引領、人才驅動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本質要求和內在意涵,鄉賢是浦江發展的底氣,是浦江最寶貴的資源,家鄉所需和鄉賢所能,這兩條渠道必須精準對接和暢通,才能產生‘1+1大于2’的效果。”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委常委、統戰部長汪祖龍說。
為了提高鄉賢與浙江浦江發展匹配的精準度,當地打破原有鄉賢數據庫分地區的橫向管理模式,從縱向的學院、專業和工作方向進行梳理,組成了鄉賢智庫,鄉賢來自復旦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農林大學、浙江工商大學等高校,涉及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家鄉事,鄉賢知。賢有為,家支持。
浙江浦江連續5年發布“致鄉賢的一封信”,向在外鄉賢通報浦江發展成果與來年的重點工作方向,邀請鄉賢回鄉共謀發展。“每年的一封家書都會在鄉賢圈內刷屏,鄉賢反哺家鄉的熱情越來越高,也因此衍生了一系列活動。”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委統戰部鄉賢科負責人介紹,“一賢一事為家鄉”活動開展以來,鄉賢精準破解家鄉發展難題167個。
在重要場合和活動中,鄉賢人才一直在“C位”,特別是去年第二屆浦江鄉賢大會上,啟動了以“智匯浦江·創贏未來”為主題的首屆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這是浙江浦江發動人才層次最高、政府支持力度最大的一次創業大賽,同時發布的還有“百才揭榜我為家鄉做件事”活動倡議和134個“我為家鄉做件事”實事項目。
搭建“賢智賢資”平臺
如何將原本散落在各個部門的人才政策和平臺集聚起來,實現鄉賢智力回歸效果最大化?浙江浦江發揮統一戰線領導小組的作用,“一盤棋”統籌、推進“賢智”回浦平臺建設。
“浦江有6個以高校院所為依托的專業性技術創新平臺,分別是浙江大學金華研究院浦江科創中心、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浦江微電子與智能制造研究院、浙江農林大學浦江水晶產業研究院等,其中不乏浦江鄉賢。”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科技局黨委書記張瑞春說,高校研究院落地浦江不容易,培養人才并讓人才在浦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更不容易。
“有技術難題,找李院長”,在浙江浦江民營企業家圈子中,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浦江微電子與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長李訓根頗受歡迎。
2012年,當時身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的他來到浦江,幫助家鄉發展。2019年,在他的幫助下,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浦江微電子與智能制造研究院落地浦江。去年,該研究院承接浦江企業技術服務合同10個,順利完成與浙江博開機電聯合承擔的浙江省科技計劃重點項目。
“從2021年至今,我們已建成鄉賢院士工作站、專家工作站、博士創新站各1個。”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科協負責人介紹,每一次建站,鄉賢們都會帶著科技“小伙伴”同行,如果碰到解決不了的問題,還會到處“搖人”。
“‘搶人大戰’隨處可見,浦江不少企業急需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我們剛把金華培育打造十條重點產業鏈消息發布出去,旅美浦江人才聯絡站、澳大利亞浦江同鄉會已經在行動了。”汪祖龍說。
賦能“浦江制造”向“新”而行
“賢智”的回歸不僅助推掛鎖、水晶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煥發出新活力,更推進了5G、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一批新優勢產業加速發展。
浙江思欣通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依托鄉賢資源組建的高科技企業,在綠氫技術的開發上走在行業前列。
“到2030年,金華氫能產業規劃產值300億元,思欣通正在啟動開發全流程堿性水電解制氫試驗裝置,發揮科技創新優勢,助力金華在分布式綠色氫能技術與裝備市場占據一席之地。”該公司負責人石玉林說。
汪祖龍表示,“面對發展新質生產力這場‘競速賽’,浦江企業向‘新’而行,在戰略目標、投資新項目、研發新產品上碰到的難題和困惑,鄉賢的引路、把脈和問診至關重要。”
據了解,浙江浦江將組建“新智新質”導師團,鼓勵鄉賢并通過鄉賢引薦專家團隊回鄉,幫助企業突破技術瓶頸、鼓勵企業科技創新,爭取國家高新企業服務覆蓋率達到80%以上,助力當地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