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看滬蘇湖鐵路:“軌道上的長三角”加速駛來
中新網湖州4月1日電(胡豐盛 黃彥君)人勤不負好春光,4月伊始,滬蘇湖鐵路湖州南潯站施工現場塔吊林立,車站外立面已初具雛形,工人在建筑間來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萬里鐵道線上,一條高鐵巨龍正蓄勢待發。
4月1日下午,滬蘇湖鐵路“四季看變化”活動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拉開帷幕,上海、江蘇、浙江兩省一市代表走進鐵路施工現場,共繪滬蘇湖鐵路建設、長三角交通一體化發展藍圖。
“滬蘇湖鐵路計劃今年7月中旬啟動全線靜態驗收啟動,全線聯調聯試計劃在8月底啟動。滬蘇湖鐵路建成后,將有效緩解滬寧、滬杭鐵路的運輸壓力,同時,鐵路沿線都是經濟比較活躍和發達的地區,滬蘇湖鐵路的建成開通,對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啟動會上,鐵路上海局上海樞紐指揮部工程部主任劉青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據了解,滬蘇湖鐵路全長163.8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沿途共設上海虹橋、松江南、練塘、蘇州南(汾湖)、盛澤、南潯、湖州東、湖州等8座車站。2020年6月5日滬蘇湖鐵路先行段開工建設,2020年8月1日全線開工建設,現在已進入最后建設沖刺階段,計劃今年底具備開通運營條件。
地處“兩山”理念的發源地和長三角綠色生態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滬蘇湖鐵路不僅是連接上海、蘇州和湖州三地的重要交通紐帶,更是推動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引擎。它的建成將極大地縮短區域間的時空距離,加強沿線城市的交流合作,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對于促進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天涯變咫尺,這條穿梭于長三角腹地的鐵路線,將成為“看見美麗中國”的最靚風景線。
正如湖州市發展規劃研究院院長李紅偉所言:“湖州曾是長三角地區為數不多的高鐵不直達上海的城市,如今這一歷史機遇已經來臨。通車后,湖州將成為‘十字’骨干高鐵交會城市,到達上海、南京、杭州最快高鐵旅時均在50分鐘以內的長三角唯一地級城市。”
這是產業聯結的“東風”。縱觀以往,湖州在整個環太湖地區內開發強度低,空間潛力較大,產業承載能力也較強,有著承接滬杭大都市外溢產業的良好空間與區位優勢。
近年來,南太湖新區、長三角(湖州)產業合作區兩大平臺以及湖州市接軌上海創新合作區相繼成立,宛若三只張開的臂膀,展示湖州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滿滿誠意。長三角(湖州)產業合作區已經形成連片開發空間近萬畝,南太湖新區的未來城意向入駐項目200多個,湖州市接軌上海創新合作區成為上海優質產業的承載基地。
“這次由國鐵集團上海局牽頭,兩省一市共同開展滬蘇湖鐵路‘四季看變化’活動,既是為建設‘軌道上的長三角’提速,更是為打造重大線型項目協同模式探路。”湖州市委書記陳浩提議,下一步,兩省一市及各有關方面聚力攻難點、搶進度、保質量,全力確保滬蘇湖鐵路年底前開通運營。
陳浩表示,湖州將拿出百分百的態度、速度和服務,全力做好滬蘇湖鐵路開通的各項準備和保障工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