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累計建成5G基站10.7萬個
中新網北京3月21日電 (記者 陳杭)2023年,北京推進打造智慧城市,實施“光網之都,萬兆之城”行動計劃,累計建成5G基站10.7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居全國各省(區、市)第一。
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21日發布的《北京市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下稱《公報》)顯示,2023年,北京推動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全年實現數字經濟增加值18766.7億元,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42.9%,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
R&D經費投入強度自2019年以來保持6%以上
根據《公報》,北京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自2019年以來連續保持在6%以上,穩居全國各省(區、市)首位。2023年1-11月,規模以上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合計3501.1億元,同比增長4.6%,其中,工業、科技服務業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實現兩位數增長。
截至2023年末,北京擁有有效發明專利57.4萬件,增長20.2%,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36.95件,增加24.97件。創新賦能高端產業發展。全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11875.4億元,按現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1%,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7.1%,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演出、賽事等場景化、體驗式消費表現活躍
根據《公報》,2023年,北京穩步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消費供給更加豐富。全年新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企業6.1萬家,比上年增長15.6%;新引進首店946家,增長16.5%;截至年末離境退稅商店1058家,增加41家。電商直播、即時零售等新消費模式快速發展,便利店、超市和倉儲會員店網上零售額占三個業態零售額的比重達到28.6%,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演出、賽事等場景化、體驗式消費表現活躍,全年共有339家表演場所舉辦演出49524場,比上年增長1.4倍;演出收入合計23億元,增長2.7倍。
以“兩區”建設推動高水平開放。建成北京首個國家級跨境貿易便利化標準化試點項目,建設“京貿興”新型國際貿易服務平臺,支持綜保區高質量發展。全年北京地區進出口總值3.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0.3%,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值4624.3億元,增長2.7%。在服務業擴大開放重點行業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新設外資企業1321家,占全市新設外資企業的七成以上,自貿試驗區新設外資企業258家,占14.9%。
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全年疏解提質一般制造業企業112家,治理違法建設2315萬平方米。城市副中心建設保持千億投資強度,第二批市級機關完成搬遷,運河商務區累計注冊企業2萬余家。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更加緊密,京津冀三地共建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編制完成6條重點產業鏈圖譜,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同成交額比上年增長1.1倍。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揭牌運營,30余家創新型企業、11家中關村集成服務機構入駐。(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