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教育丨學者呼吁:AI時代家長要保護孩子對世界的好奇探索精神
中新網上海3月17日電(記者 陳靜)AI時代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哪些品格?對此,上海體育大學心理學院賀嶺峰17日接受采訪時認為,好奇、自律、創造等品格在AI時代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它們不僅關系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會融入,而且作為關鍵因素決定了孩子如何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中找到自我定位、實現個人價值。
賀嶺峰強調:家長一定要保護孩子對世界的好奇探索精神,要讓孩子找到生命的意義感,即把個人的生活與他人、與社會、與時代聯系在一起。
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劉良華教授認為,讓孩子參與決策,他的自主性和責任心就會被調動;越早嘗試錯誤,代價越小;面向“雙減”,教師和家長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孩子從事勞動和運動。
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系副教授左志宏指出,教育無小事、事事皆教育,建議父母用溫柔而堅定、積極且正向的話語,滋養孩子一生。
記者17日獲悉,“與孩子共成長——走向新時代的家庭教育”公益講座舉行。“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華東師范大學開放教育學院院長閆寒冰對記者表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是孩子成長的三大支柱。教師在家校社共育的過程中,需要新本領,而家庭教育微專業就是為提高教師新本領賦能。”
家庭教育微專業領銜專家、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龐維國教授指出,家長要成為孩子成長中最牢固的盟友;陪伴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基礎;必須把孩子從他律引向自主發展。他指出,越小的孩子越需要身體陪伴,年齡越大的孩子越需要心理陪伴;要逐步給孩子自主權,培養其自我決定、自我負責的能力;未來孩子的成功主要取決于其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記者同日獲悉,“家庭教育微專業”首期結業典禮和第二期開班典禮舉行。首批有86名學員順利結業,獲得了華東師范大學家庭教育微專業證書。學員耿向宇表示,通過課程學習和實踐,他學會了如何建立良好親子關系和處理孩子情緒;認識到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的榜樣作用,因此鼓勵更多父親參與家庭教育。學員陳艷認為,把理論內化為行動,修煉提升自己,是一個長期、反復的過程,而微專業學習和社群活動為家長提供了持續學習和實踐交流機會,促成了家長的可持續成長。
與第一期學員來自社會報名不同的是,第二期家庭教育微專業的學習者,有60余位是來自中小學和幼兒園的教師。華東師范大學方面表示,這彰顯了學校對教師家庭教育指導能力的高度重視,更體現了學校在優化教師專業能力結構、挖掘育人潛能方面的堅定決心。通過參與微專業學習,教師們將進一步提升家庭教育的專業素養,為家長提供科學、有效的指導,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同時也將不斷推動學校、家庭和社會協同育人深入發展,使學校教育成為新時代家校社協同育人大格局中名副其實的專業性、主導性力量。
閆寒冰指出:“我們的目標是培養出一批充滿智慧的新時代父母,他們不僅能夠在家庭中發揮積極作用,還能成為社區乃至社會的家庭教育引領者,共同為下一代的健康成長貢獻力量。”(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