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騎行熱”帶旺兩岸自行車市場
中新社臺北3月6日電 (記者 楊程晨)自行車運動在大陸熱度不減。近年,各地街頭涌現騎行人群,自行車市場經歷爆發式消費。6日參加2024年臺北國際自行車展的展商對中新社記者表示,大陸“騎行熱”讓兩岸產業獲益。
過去一段時間里,大陸騎友已習慣“一車難求”的供需現象。多份行業報告顯示,2022年,大陸規模以上自行車制造業營收約2100億元人民幣。
歌美斯是代理海外自行車裝備、耗材品牌的臺灣經銷商,在香港、青島設有分公司。“2023年,我們在大陸市場看到很大的回饋。”公司負責人黃女士介紹,大陸“騎行熱”帶動行業發展,或許耗材銷售額增長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專業性工具的增長是另一指標。“光裝車車架的增長就超過50%,這說明新車店在涌現,老車店客人不斷。”
黃女士認為,大陸過去自行車消費仰賴互聯網經濟以及發達的物流,這幾年以車店為中心培植騎友群體的文化在逐漸形成,繁多的車種讓騎行越發地“去工具化”。她坦言,在全球市場來看,歐美及日本地區品牌仍處優勢地位,但大陸自行車制造水平在突飛猛進,“我們對此樂觀其成”。
2024年臺北國際自行車展6日開幕。凌宏田作為意大利騎行裝備品牌SELLE SMP在臺灣代理企業的負責人,當天上午就遇見了來自北京的經銷商上門洽詢合作。
他說,SELLE SMP主要服務高端騎行市場。在過去幾年,北京、上海、廈門、福州等地客商很明顯提高了對該品牌產品的詢問度。凌宏田并注意到大陸二手自行車市場的熱絡,“我相信這也有助于反哺一手市場的發展”。
泰世邦來自陜西,是一家專注鈦合金自行車部件的出口企業。企業連續多年參加臺北國際自行車展,負責人石衛東對記者說,臺灣依舊是研發和生產自行車的重要基地。企業從事部件出口15年,過去臺北國際自行車展是企業接觸海外客戶的跳板,現在仍是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平臺。“很多歐洲人過去不相信大陸企業可以做出這么好技術的3D打印鈦合金車架。”
2023年,受國際局勢等因素影響,自行車市場整體需求較前三年出現下滑,行業處于去庫存周期。在石衛東看來,盡管自行車市場前景存在一定變數,但大陸制造業工藝的高水準加上先進技術加持作為基礎,行業仍保持上升態勢。
臺北國際自行車展是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自行車展覽會之一。本次展覽吸引包括兩岸車企在內的全球950位業者參展,使用攤位約3500個。(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