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優化機場選址和建設 解決機場“兩遠”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
優化機場選址和建設 解決機場“兩遠”問題
2024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政協委員、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準備的5件提案中,有兩件主題方向關于機場建設,分別為《關于優化機場選址和建設的建議》《關于加大中西部地區機場建設的建議》。
他建議機場在規劃階段,深入分析機場功能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進行選址和建設。
“兩遠”問題多在于機場“超需定位”
在優化機場選址和建設的相關提案中,王煜表示,機場的“兩遠”問題一直影響著旅客的出行體驗。一是機場越建越遠,離市區五六十公里也不在少數,旅客往往需要提前3個小時以上出門;二是機場的登機點遠,部分機場由于候機樓較大,旅客步行很久才能到達登機點。民航運輸難以發揮效率作用。
王煜指出,造成機場“兩遠”問題的根源,大多在于機場“超需定位”。不少地方政府把機場作為形象工程,不顧本地的區位和輻射、承載能力。即使主要是點對點需求,卻都想把當地機場打造成國際樞紐。和點對點機場相比,國際樞紐需要數倍的人員和貨物中轉與集疏運空間,以及大量配套的運行、保障設施和場地,導致旅客乘機步行距離增加,建設造價高,運行能耗大,使用養護成本高。樞紐機場土地消耗量大,市區周邊很難有大面積的地塊,這就造成很多機場由于樞紐定位,不得不遠離市區選址。
因此,王煜建議機場在規劃階段,深入分析機場功能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進行選址和建設。一是建議機場的規劃建設緊密切合實際定位和市場需求,對投入產出效益進行評估;同時,民航局和國家發改委對各地建造機場前的機場定位進行嚴格把關,將中轉率作為樞紐機場建成后是否達標的重要衡量指標。二是建議機場選址靠近經濟輻射中心,提高出行效率;若城市遠期對航空需求量較大,可采取“一市多場”模式。三是建議機場候機樓建設規模適中,以實用便利、資源節約為主。四是建議借鑒歐美大都市“一場多樓”的經驗,通過就近選址、建設規模適中的候機樓,便利旅客出行,解決旅客“兩遠”的痛點。
加大中西部地區機場建設
在加大中西部地區機場建設的相關提案中,王煜表示,近年來隨著“西部大開發”“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持續推進,中西部地區發展較快,但交通不便是制約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因素。
王煜在提案中表示,加大中西部地區機場建設,能拉動地方經濟發展,滿足百姓交通出行的需要。根據民航局在2009年的測算,每增加一百萬機場旅客吞吐量可以產生18.1億元人民幣的財政收入和5300個就業崗位,時至今日產生的效益將會更高。機場建立后,能迅速連通國內乃至全球,加速中西部地區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通匯聚,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提高就業率和收入水平,助推“鄉村振興”國家戰略實施。
根據《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到2035年國家民用運輸機場要達到400個左右,目前259個機場,完成約65%,其中中西部機場約占44%。王煜建議,“十四五”和“十五五”固定資產投入中加大民航建設,尤其是中西部地區機場建設的投入比重,新開、加密東部發達地區至中西部的航線。
新京報記者 王真真
機場建立后,能迅速連通國內乃至全球,加速中西部地區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通匯聚,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提高就業率和收入水平?!蹯?/p>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