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電全景智慧管控平臺 守護上海電網“主動脈”
◎本報記者 王 春
近日,上海電網輸電數字化智能監控中心值班人員收到了輸電全景智慧管控平臺的告警推送:一條220千伏架空線上有異物纏繞。隨后,趕到現場的運維人員發現導線上纏著一條約十幾米長的風箏線。最終,他們采用無人機和人工登塔相結合的方式將風箏線取下。
這是上海電網運用數智化手段提升安全能力的一個縮影。國網上海超高壓公司近日再次對輸電全景智慧管控平臺進行升級,通過人工智能技術進一步提高了系統對圖像的識別能力,讓它能在各種復雜條件下發現線路可能遭受外力破壞的點位。上海電網輸電數字化智能監控中心負責人戈睛天介紹:“2023年,我們通過平臺累計發現火災煙霧、異物繞線、線路通道機械施工等各類輸電線路外力破壞隱患490處。”
目前,國網上海超高壓公司運維管理的上海主網線路長度超過5800千米,鐵塔超過1.1萬基。這些線路、鐵塔多與城市道路、建筑融為一體,防外力破壞壓力大。針對城市主網輸電線路運維管理中的痛點和難點,該公司設立了上海電網輸電數字化智能監控中心,持續推進輸電運維數智化轉型,進一步提升輸電線路日常巡檢、防外力破壞、缺陷處理等工作質效。
如今,上海電網輸電數字化智能監控中心已經成為符合上海主網實際特點、多平臺兼容、高度智能化的輸電運檢“大腦”。借助可視化監控裝置、無人機等數字化裝備,數據實現了“多跑路”“能說話”“會說話”。這顯著提升了上海主網設備管理智能化水平和人員作業效率。
“尤其是春節期間,有了AI技術的幫助,鐵塔上的可視化監控裝置、無人機等裝備,化身為一個個守護電網的數字化‘員工’。”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高級專家、輸電線路智慧運維AI+聯合工作室負責人何冰說,“它們可以全方位、不間斷工作,實時監測電網運行狀態,幫助工作人員更加快速、高效、精準地掌握輸電線路健康狀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