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依法審慎監督,遏制虛假訴訟向非訴程序蔓延態勢
中新網2月6日電 最高檢第六檢察廳廳長馮小光在2月6日開展的最高檢廳長網絡訪談中透露,過去一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加大對民事虛假訴訟監督力度,持續開展虛假訴訟專項監督。2023年1月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依法糾正虛假訴訟案件8765件。
馮小光表示,在辦案基礎上,最高人民檢察院密切關注虛假訴訟新動向,依法、審慎開展對虛假仲裁、虛假公證的監督,阻止虛假訴訟向非訴程序快速蔓延態勢。2023年4月印發了典型案例,推動各地探索開展虛假仲裁、虛假公證監督工作。目前,不少地方檢察機關通過案件辦理、信息共享、聯席會議等方式,與仲裁委、公證機構建立虛假訴訟聯防機制,助力預防整治利用仲裁和公證進行虛假訴訟的違法行為。
馮小光指出,民事執行是實現當事人勝訴權益的一項重要執法工作。近年來,全國檢察機關民事檢察部門重點對不當終結本次執行、消極執行、不依法采取保全措施或者違法采取強制執行措施等嚴重侵害當事人實體和程序權利的違法行為,不斷加大監督力度,并且注重運用類案檢察建議,提升整體監督效果。2023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持續推進對民事執行活動監督走深走實。前11個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民事執行監督案件7.4萬余件,提出檢察建議6.1萬余件,法院同期采納率94.3%。
馮小光介紹,2023年1月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民事審判活動監督案件6.79萬余件,提出檢察建議6.24萬余件,法院同期采納率93.6%。各地民事檢察部門積極開展民事審判程序違法和審判人員違法監督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