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見聞)四川瀘定震區民眾迎新年:“相信以后會越來越好”
中新社瀘定2月6日電 題:四川瀘定震區民眾迎新年:“相信以后會越來越好”
中新社記者 王鵬 劉忠俊 何浠
春節臨近,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磨西鎮籠罩在暖陽中,遠處的雪山泛著白光。村民曹忠全正在新建的三層樓房里安裝衣柜。二樓玄關處,“家和萬事興”五個大字引人注目。這位59歲的農民說,“這輩子第一次住樓房,從山里搬到鎮上,生活更方便,相信以后會越來越好。”
距2022年“9·5”瀘定6.8級地震已近一年半。隨著災后重建的推進,震區民眾生產生活已恢復如常。近日,中新社記者走訪震中磨西鎮和相鄰的得妥鎮,不少村民表示,搬進新家后對生活更有信心,對即將到來的春節充滿期待。
地震后,房屋垮塌的村民重建房屋時,在統一規劃的前提下,可自愿選擇統建或自建。按照每人50平方米的標準,曹忠全一家在鎮上自建了250平方米的樓房,并特意在春節前搬入。“就是為了新年新氣象”,說話間,他又招呼小孫女打掃客廳衛生。
選擇統建新房的村民則集中在磨西鎮上一座嶄新的小區里。走進小區,樓頂、門口隨處可見香腸臘肉。一棟三層樓房前,村民熊尚全剛殺好年豬,正往屋里搬豬肉。他笑盈盈地說,春節要在新家招待親朋好友,“過一個幸福的好年”。
柏秧坪村村民歐陽敏計劃春節后搬新家,目前仍住在磨西鎮集中安置點的過渡板房里。她說,一家四口都很滿意剛交付的新房,“三層獨棟,有院子有陽臺,加上裝修大約需40萬元(人民幣)。”
臨近春節,許多村民仍在大山中忙著采摘佛手柑。因氣候和地形適宜,這種藥材在當地高山上廣泛種植,是重要的收入來源。
“由于距震中不足十公里,灣東村在內的三村一組在地震中受災極為嚴重。但我們鎮共套種4000畝佛手柑,村民都惦記著山上的果子。”得妥鎮鎮長杜麗華說,震后當地搶通了回村便道35公里,開通水上航線19公里,恢復農業應急生產用水管道32.6公里,保障村民回村發展生產。
灣東村因受災嚴重而被劃定為不宜居住,需整村搬遷。村民在震后全部搬到了鎮上的安置點,等待新房建成或交付。
最近十多天,村民彭榮清每天往返于安置點和灣東村的大山之間,在陡峭的山坡上采摘、運輸佛手柑。“肯定累嘛,我們農民靠山吃山,必須得勤快。”在村道上見到記者,駕駛三輪車的彭榮清便停在路邊,拿出一顆佛手柑遞過來,“你聞聞,好香!我種了幾千棵,收入還可以,通村公路恢復了,進山更安全。等生產用的水電通了,生活還要更好。”
山坡上亂石堆積,地震給大山留下的傷痕還清晰可見。36歲的灣東村村民趙冬梅背著幾十斤佛手柑,小心翼翼地往山下走。她說,“天災躲不過,但我們只要勤快,生活就會越來越好。”(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