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不動產登記 中國推廣“無還本續貸”抵押登記等舉措
中新社北京2月1日電 (記者 龐無忌)中國自然資源部等四部委近日聯合印發通知,推出8條不動產登記便利化改革舉措,其中包括推廣“無還本續貸”抵押登記做法。
中國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局副局長趙燕1日在北京介紹,上述通知明確強化登記和稅務、金融高效協同。其中,包括推廣上海、吉林等地“無還本續貸”抵押登記做法。加強抵押登記與融資、轉貸、續貸等金融業務的緊密銜接,重構抵押流程,通過舊抵押權注銷和新抵押權設立登記合并辦理、順位抵押權設立和舊抵押權注銷登記合并辦理,或者辦理抵押權變更登記等,實現“借新還舊”“帶押轉貸抵押”無縫銜接。
吉林省自然資源廳自然資源確權登記處處長孫天龍表示,過去,企業經營需要,多以不動產作為抵押物申請循環使用貸款,但需先全部償還到期貸款,再向銀行申請新的貸款,全部流程一般要20個工作日。實踐中,很多企業資金不足、難以償還上一筆貸款,往往通過“過橋”“倒貸”等民間借貸渠道籌措資金,融資成本高,成為企業生產經營發展的“痛點”。
針對這個問題,孫天龍表示,2019年以來,吉林省創新推出“無還本續貸”不動產抵押登記,5年來,全省不動產登記機構累計辦理這類登記業務2.62萬筆,節省企業“過橋”“倒貸”成本約22億元人民幣。
除推廣這一做法外,上述通知還提出,推動實現“交地(交房、成交、竣工、抵押)即交證”。趙燕介紹稱,這需要將地籍調查、登記申請等環節前置,與土地供應、規劃許可、工程建設等環節并行辦理,保障企業民眾在取得土地、房屋的同時,即可領取不動產權證書,辦理抵押融資。
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局局長聞旭東介紹,2023年6月,上海普陀區實現“交地即交證”首個項目落地,簽訂交地確認書并同時頒發不動產權證書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目前,在普陀區等10余個區開展“全程網辦、交地即交證”服務的基礎上,上海還在金山區實現該市首例“交地、交證、抵押聯辦”,做到“全程網辦”,不動產權證書、不動產登記證明(抵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交地確認書等多證齊發。這既減輕了企業資金周轉壓力,又加快了項目建設進度。(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