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政協提案聚焦津臺媽祖文化交流與傳承
【港澳臺專線】天津政協提案聚焦津臺媽祖文化交流與傳承
中新社天津1月23日電 (記者 王君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第十五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1月22日開幕。記者梳理發現,多份政協會議提案聚焦津臺兩地媽祖文化的交流與傳承。
天津是中國北方媽祖文化重鎮。媽祖信俗自元代隨漕運引入天津,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民間有著“先有天后宮,后有天津衛”的說法。
民革天津市委會在“關于以弘揚媽祖文化為紐帶,助力推進津臺經濟文化交流的提案”中指出,目前天津媽祖文化資源較為分散,整合有待進一步提升,媽祖文化交流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
民革天津市委會建議,開展以媽祖文化為核心的文化創意產業活動,引入“博物館VR”等設施,開辟展現媽祖文化的新空間;對天津媽祖文化資源進行充分調研,制定并開發媽祖文化旅游線路;整合津臺媽祖文化學者力量,積極做好媽祖歷史文獻、口述、影像、實物等資料的搜集整理,與臺灣學者共同探討媽祖文化傳承的深層次意義及其對兩岸社會、經濟和文化的影響。
天津市政協委員、臺盟天津市委會委員陳崢的提案建議,策劃“津閩臺媽祖文化活動周”系列活動,實現三地聯動,舉辦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娛活動;舉辦“津閩臺媽祖文創節”,通過體驗、交流、互動的形式吸引三地的游客,集中展示媽祖文創產業發展水平,不斷促進媽祖文化和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多年來,“天津媽祖文化旅游節”已成為天津對外文化、經濟、合作、交流的重要平臺,也是天津在海內外華人中最具品牌影響力的活動之一。臺盟天津市委會的提案建議,繼續擴大該活動影響力,發揮天后宮及媽祖文化園的優勢,在媽祖誕辰、傳統節日的時間節點,共同舉辦紀念媽祖誕辰、新春祈福文化節、媽祖元宵燈會等傳統文化活動;規劃設計好天后出巡踩街散福的信俗文化路線,將其轉化為文旅商相融合的文旅消費路線。
天津市政協委員、天津市馮驥才民間文化基金會理事長馮寬的提案聚焦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北方獨有的媽祖祭典“天津皇會”。馮寬建議,系統性梳理挖掘皇會的文化要素,充分發揮其在京津冀三地民間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創新文旅融合方式;活化利用好這一具有深厚文化傳統和民眾廣泛參與的民俗盛事,將其塑造成充滿老城津味的生活體驗空間;為皇會老會提供固定的場館,營造成一處展現天津地域文化的窗口,并通過融入新媒體技術和新型文娛模式的場景營造,打造出津門獨有的特色文旅消費場景。(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