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協委員建言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
中新網北京1月21日電 (記者 徐婧 杜燕)如何以數字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怎樣利用數字技術更好賦能教育發展,便利不同群體生活?在21日召開的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記者會上,政協委員們介紹了北京在不同領域的數字經濟發展成就,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為北京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獻計出力。
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謝正光介紹,北京市委把“全面推進數字賦能,打造引領全球數字經濟發展高地”作為2023年度重點協商議題。為做好這項工作,由市政協經濟委牽頭,聯合5個專委會、6個民主黨派市委、5個區政協、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以及部分在京全國政協委員等單位人員組成了聯合調研組開展調研。聯合調研組利用4個多月的時間開展了深入調研,參與調研的委員及民主黨派成員達580人次,形成了1份綜合調研報告、7份子課題報告。
通過調研,大家認為,近年來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千行百業,為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能。與此同時,當前北京在推進數字賦能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數字賦能廣度和深度有待進一步拓展,二是多元主體參與推進數字賦能工作格局尚未形成,三是數字基礎設施支撐還不完善,四是數字賦能生態還不健全。
調研組認為,為全面推進數字賦能,在著力抓好人才、技術和數據等要素建設的同時,還要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筑牢數字全面賦能城市底座。對此,調研組提出了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建設城市感知體系、豐富完善“智慧應急”體系、加強數字城市通用項目建設統籌等4條建議。
以數智化激發經濟活力
數字賦能產業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新時代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在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金融控股集團董事長范文仲看來,北京推動數字賦能產業,要全面聚焦數字技術推動產業智能化升級潮流趨勢,利用數字創新推動數據要素發揮重要作用,以數智化激發經濟活力、搶占產業新賽道、打造新增長點,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他建議,聚焦核心技術攻關并加快算力提升,為數字賦能產業提供強大基底保障;分階段分行業組織實施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全面深化企業研發、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環節的數字化應用。同時,加快產業園區體系化的基礎設施建設,搭建產業園區數字化協同發展平臺,加大產業園區數字化轉型政策扶持力度。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數字賦能城市已經成為現代城市建設的重要一環。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科研與質量管理部部長羅愛武表示,北京在推進數字賦能城市方面,應該重點關注三個方面,一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確保其先進性和覆蓋率,為實現城市數字化轉型打好基礎;二是推動各政府部門間的數據共享和匯聚,并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準確性;三是加強網絡安全防護,確保城市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數據安全和系統穩定。
羅愛武談到,在此基礎上,利用數字技術優化政務服務流程,可以為居民提供智慧政務服務;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智能化手段,用智慧交通緩解交通擁堵,提高出行效率;利用物聯網和傳感器技術,實時監測環境質量,為污染治理提供數據支持,實現智慧環保;通過電子病歷、遠程醫療等技術,為居民提供更好的智慧醫療服務等。
讓數字更好賦能學習生活
近年來,北京積極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北京市教育數字化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取得較好成效。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開放大學黨委書記方中雄介紹,北京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賦能義務教育減負提質。在市級層面搭建了資源平臺、服務平臺、管理平臺、大數據平臺,為全市各級各類學校、教師提供數字化服務,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其中,“空中課堂”平臺匯聚了1.5萬節中小學數字課程,支持項目式學習、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模式的應用。
同時,北京以數字化助力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積極推進中小學“雙師課堂”新型教學方式,將傳統班級授課變為線上名師和線下教師同時授課模式。目前,有477所學校開展“雙師課堂”,占全市中小學校的1/3。各區還充分發揮區域名校和集團校的帶動作用,通過“雙師課堂”與雄安、內蒙古、新疆、西藏等對口支援地區的學校常態化開展“雙師課堂”和線上教研。
當前,建設智慧社區正在成為提升社區精細化治理能力,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關鍵。北京市政協委員、京投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高一軒表示,數字技術已經不再是制約數字社區發展的關鍵因素,但是數字應用仍然存在較高的門檻,目前數字應用更多地為掌握數字技術的群體服務,忽視了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需求。
針對“數字鴻溝”問題,他建議可以引入“數字人”技術,幫助特殊群體實現無需動手操作手機,直接進行聲音交流和互動,完成相關指令。對不習慣使用智能手機、沒有能力使用智能手機的人群(比如老年人、殘障群體等)提供語音叫車、看病掛號、線上點餐、房屋報修等日常生活服務。
他還提出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提供學習數字化應用培訓。建議社區大力推進老年人公益數字化服務項目,比如在老年活動中心設置體驗、展覽數字化應用的活動;對于對數字應用完全不熟悉的老年人,可以通過定期舉辦線下數字應用培訓等形式,讓他們掌握更多數字應用的使用方法和步驟。(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