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寫網文年入百萬的個例背后
1月11日,一名“00后”大四在讀生通過寫網文年入百萬的消息引發熱議,并沖上微博熱搜,寫網文也再度被推為自由度高、收入可觀的“香餑餑”。然而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本次熱點事件的主人公《玄鑒仙族》作者季越人,剛剛獲得了其所在網文平臺的年度“榜樣作家十二天王”獎項,本身已站在平臺和網文圈的頭部位置。相對較低的入行門檻下,市場中涌現了大量網文作者,競爭也愈發激烈,記者回訪了此前報道中曾對話的網文作者,在同質化的作品中默默無聞甚至走向停更刪號,堅持“日更”回報卻僅僅是低于1000元的全勤獎,是行業大部分新人作者的現狀。
“簽約只是第一步”
《玄鑒仙族》作者季越人年入百萬的熱搜在微博上持續引發熱議。
4.92億人,這是截至2023年的我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
而作家層面,中國網絡文學作家數量累計超2278萬,“90后”作家已成創作中堅,“00后”作家成新增主力。
成為網文作者也是“00后”在校生錢子怡的職業規劃方向之一,她談到,目前剛剛開始嘗試網文寫作,她本身就有寫作的愛好,通過網文平臺在課余的碎片化時間里將愛好轉化為收入,還擁有了和讀者互動的機會?!安贿^漲粉確實挺難的”,錢子怡補充道。
在網絡空間的聚光燈之下,在校生用一年時間實現經濟自由這樣“爽文”般的故事,對于普通的網文作者實際是一條艱難的路。
徐旺是北京商報記者曾采訪過的一位老年網文作者,談及寫網文的經歷,他指出,在嘗試與網文平臺簽約的兩年里,他寫下了近50萬字的更新,申請了5次簽約均被拒絕。
“簽約成功了才能從網文寫手升級成作家,‘中途下車’的寫手太多了?!睋焱榻B,成功與網文平臺簽約后,不僅有另一套更高額度的收入體系,也會有專門的編輯輔助。靠網文賺取收入的計劃只有簽約了才算開了頭,但是平臺每個月給出的簽約比例在10%—20%,從競爭中脫穎而出難之又難。
幾十萬字到手百來塊
徐旺所連載的網文小說,從2021年起開始更新,有時能日更近萬字,但這部作品沒能走到完結的那天,已經更新超過50萬字的徐旺最終選擇了停更刪號。
收益問題是讓徐旺選擇退場的主要原因,他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他的網文訂閱數始終沒能破千,甚至通過無孔不入的盜版網文網站檢索筆名都查無此人,隨著評論區的互動逐漸變少,而關注度無法提升,僅僅是字數增長,便無法與平臺簽約,“不簽約連幾百塊的全勤獎都沒有,流量分成和偶爾的小額讀者禮物,幾十萬字寫完到手也就百來塊”。
而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網文作者就收入情況為北京商報記者算了一筆賬。讀者通過網文平臺訂閱1000字需要花費4分錢,平臺給作者2分錢的分成。假設作者日更1萬字,有100人付費訂閱了這些內容,作者的單日稿費收入就是20元。以這個模式更新一個月,需寫作30萬字,收入僅600元。此外,還有稅款等需要繳納。
對于全勤獎的數額,各個網文平臺各有不同。在目前網文市場中較為流行的5款平臺中,每日更新4000—6000字,連續更新一個月后,可獲得600—800元的全勤獎金。
不過,取得獎金還有許多附加要求,在某網文平臺,全勤獎領取僅限簽約作品,并且需上個月已經完成了10萬字以上更新的作者才能從次月起領取獎金。也就意味著,未能與平臺達成簽約的作者,即使保持日更,還月更10萬字以上,仍舊無法通過保持更新頻率獲得稿費之外的額外收入。
稿費和全勤獎僅僅是網文作者收入的一個構成部分。據網文作者徐夢娜透露,除了基本稿費之外,還有網文平臺主題活動獎金、讀者打賞、渠道分發等收益。如果作品綜合表現出色,則有望通過實體書出版、線下主題活動、衍生品開發,甚至實現IP化走向影視化、動畫化,網文作者可從中賺取版權收益。
網文行業的薪資分配同樣也呈現金字塔結構,在徐夢娜看來,“年入百萬”的行業收入并不是憑空編造,但只存在于行業天花板,新人和頭部收入差距非常大,只有極其少數的作者能拿到豐厚的報酬。
“難堅持更難出圈”
《2022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顯示,言情、現實為網文改編主力賽道,懸疑、科幻和玄幻為IP改編三大潛力賽道等。
“在同質化嚴重的市場中,要想脫穎而出、被讀者認可,關鍵在于作品的內容差異化。”網文編輯張暖指出,網文作者入行門檻低,但要求高,讀者的閱讀口味不斷變化,一切都要靠訂閱量來說話。
成為一名成功的網文作者絕非易事。張暖談到,不僅需要作者付出大量時間創作、完善、打磨作品,還需要與讀者保持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對寫作進行調整。
“作品沒有‘爽點’‘共情點’等能和現實構成關聯的營銷點,就算平臺想幫忙推廣也難入手。”張暖指出,網文平臺本身也是商業化的創作空間,除了考量作者的創作實力,作品還需要具有商業化潛質,市場的流行風向也需要保持關注,在流行與“獵奇”中找到平衡,既要結合熱門題材又要寫出差異化。
投資分析師高嘉指出,網絡文學行業仍有廣闊發展前景,但競爭激烈的背景之下,對于想要進入行業的人們而言,需要對職業有清醒的認識和理性的規劃。
北京商報沸點調查小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