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為婦女兒童托起“穩穩的幸福”
中新網杭州1月10日電(鮑夢妮)在“好”字的字形中,“女”與“子”是必不可缺的兩個部分。縱觀浙江的現代化建設過程,“她力量”迸發無限精彩,“兒童友好”正進一步成為共識。在此背景下,該省如何為婦女兒童托起“穩穩的幸福”?1月10日,在杭州舉行的第五次浙江省婦女兒童工作會議作出了解答。
科技創新、鄉村振興、就業創業……作為“婦女能頂半邊天”重要發源地,浙江的發展離不開婦女的活躍身影,當地也出臺了不少政策為其護航。
“我們聯合浙江省科技廳推出支持女性科技人才更好發揮作用的14條舉措。舉辦世界青科會女性科學家論壇、全省巾幗創新創業大賽、高層次女性科技人才研修班等,實施西湖女性科學家發展支持計劃,服務女性科技工作者成長成才。”浙江省婦聯主席黨組書記、主席何杏仁介紹。
不僅是逐浪高質量發展,在浙江,有越來越多的婦女通過創業、就業提升家庭生活品質,實現個人價值。
記者了解到,目前浙江已建成“巾幗共富工坊”2389家,吸納從業人員17萬人,帶動1.4萬低收入農戶人均年增收2.15萬元;舉辦女大學生專場招聘會2600余場,服務163萬人次;開展巾幗村播、巾幗新農人等技能培訓,年均培訓30萬人次,建強巾幗致富帶頭人隊伍。
婦女兒童事業事關千家萬戶幸福和國家民族未來。助力巾幗有所為的同時,浙江也致力于打造兒童友好的社會環境。
聚焦蘊含“大民生”的“小托育”,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至2023年,浙江千人托位數由2.01個增至4.3個,居全國第一;嬰幼兒入托率由4.0%提升到16.2%,高于全國5.5%的平均水平。
托育品質提升的背后是不同部門的協同發力:浙江省發改委積極實施國家普惠托育專項行動,浙江省人社廳將托育人員列入急需緊缺服務職業技能培訓類別,浙江省住建廳發布既有建筑托育設施改建工程防火技術導則……
此外,該省還從家庭建設方面,為婦女兒童增添“幸福注腳”,如開展“浙里護苗育才”等寒暑假兒童關愛服務活動,受益900萬余人次;建立婦女兒童維權關愛多部門聯動機制,深化“平安家庭”建設,建設規范化婚調室957個。(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