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加大低空經濟領域的產品研發和應用場景的拓展
無人機新賽道“飛”起大產業
各地加大低空經濟領域的產品研發和應用場景的拓展
本報記者 張璽 本報通訊員 李云峰
閱讀提示
無人機產業火熱,自2017年以來,全國無人機保有量、企業數量、持證人員數量、飛行小時數都保持了15%左右的年均增幅。團體標準的制定,將有利于引導行業創新發展。
2024年跨年夜,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上空,數百架無人機排成“飛龍”“金鳳”,舞動夜空。這樣的應用場景在全國各地輪番上演,無人機產業的火熱可見一斑。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至少有十幾個省份將低空經濟、通用航空等相關內容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隨著各地加大低空經濟領域的產品研發和應用場景的拓展,無人機將成為下一個爆發的大產業。
“訂單排到了一季度末”
作為國內無人機編隊表演領軍企業,元旦假期,一飛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近萬架無人機在海內外30多個城市飛行。公司總經理張云說,表演帶動了銷售,“無人機訂單排到了一季度末。”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天津現存無人機企業380余家,其中2023年新增注冊企業與2022年同比上漲16.7%。作為天津市航空航天產業發展的核心聚集區,濱海新區無人機企業數量和產業產值占全市90%以上。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無人機工作委員會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濱海新區擁有無人機制造、培訓、運營企業51家,年產值超15億元。
自獲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以來,濱海新區無人機企業不斷開展新機測試飛行和試驗應用場景巡檢飛行,無人機累計飛行達到27.81萬架次,累計完成1.22萬小時飛行。
從事工業級智能無人機研發服務的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也感受到了無人機產業的熱度。自2018年落戶濱海新區以來,該公司業務量持續攀升,營業額增長數倍。
伴隨著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不斷突破,無人機產業賽道持續火熱。據了解,我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產業市場規模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無人機銷量占據全球七成份額。
作為我國無人機產業集聚度最高的地區,深圳市夯實產業基礎,高效推進空中場景應用創新,搶跑低空經濟新賽道,加速布局“天空之城”。
目前,深圳擁有完整的無人機產業鏈條,覆蓋生產制造、技術研發、軟件開發、商業應用、人才培育等諸多環節,聚集大疆、豐翼科技、道通智能等一批行業頭部企業。
產品迭代下的團體標準
云圣智能是一家以人工智能為核心,以四維全息實景地圖、工業無人機、全自動機場、地面機器人、物聯網云平臺為載體,融合多元傳感器,為行業級用戶提供“機、網、云”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
該公司聯合創始人朱勝利說,公司率先提出“全自動機場”理念,并依托這個“金點子”,研發出“虎鯨”工業無人機和“虎穴”全自動機場,打破了工業無人機對飛手的依賴與頻繁更換電池的窘境。
“客戶采購不同廠家的無人機,如果標準各不相同,換一個廠家就要換一套操作方法,體驗很不好。”一家科技公司研發負責人坦言。
近年來,我國迅速成長為無人機制造和技術強國,無人機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不斷涌現,特別是大中型無人機的快速發展,對加強市場管理、完善商品標準體系、保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近期明確了無人駕駛航空器在設備性能、地面發射機及接收機、設備環境等方面的要求。后期,該協會還將發布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指揮控制傳輸設備適航方面的終端規范和試驗規程等要求。
2023年10月,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辦的民用航空團體標準建設暨無人駕駛航空團標創新工作論壇上,民航局原副局長李健認為,團體標準是標準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團體標準的發展是標準走向成熟的必然,也是標準整個架構體系的基礎,必須鼓勵團體標準建設。
業界專家認為,無人機產品更新迭代很快,團體標準具有編制發布時間較短、靈活性強的特點,可以有效彌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在時間周期和標準約束內容上的空缺。團體標準的發布,將提升行業龍頭企業和高新技術研發單位對參與標準制定的積極性,有利于引導行業創新發展。
百業百態新藍海
1月2日,一架搭載了“人工智能自適應巡檢技術”的無人機在天津市寧河區潘莊工業園上空,不到半小時就按照既定線路完成了一次電網設備巡檢。
國網天津寧河公司配電運維職工劉宇坤說:“應用這種無人機不僅提高了巡檢效率,關鍵是可以對配電線路進行全方位、高精度、自適應拍照,而且拍攝的圖片傳輸得更快、清晰度更高,這為我們提高巡檢質量提供了強大的人工智能支撐。”
在一飛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的廠房,無人機產品既有一米多長的“巨無霸”,也有巴掌大小的“小精靈”,涵蓋了從航拍測繪、農藥噴灑到消費級產品等各個層級。
目前,我國無人機技術在航空物流、農林植保、智慧城市、管線巡檢、地理測繪、應急救援等領域獲得廣泛應用。
從送外賣到農業場景,從電力巡檢、應急救援物資配送到數據采集等,低空經濟產業已滲透到百業百態中。從長遠來看,低空經濟產業是一個萬億級賽道。
民航局發布的《2022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2年底,獲得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的無人機通用航空企業15130家,比上年底凈增2467家。
數據表明,自2017年以來,全國無人機保有量、無人機企業數量、持證人員數量、飛行小時數都保持了15%左右的年均增幅。
據國際主要咨詢公司預測,未來低空經濟將成為新藍海,而中國將成為全球低空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
張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