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納米技術助力咖啡果高效脫果膠
中新網普洱1月4日電 (王敬麗 董爽)4日,記者在云南普洱舉行的微納米技術咖啡果膠處理工藝成果發布會上獲悉,該工藝與傳統水洗脫果膠工藝相比,具有節水、環保、高效等優勢,將助力云南咖農增收、咖企提質增效。
發布會上,云南農業大學熱帶作物學院“銀齡教授”董亞明介紹了微納米技術咖啡果膠處理工藝的研發初衷、過程、工作原理、設備使用和技術優勢等。
咖啡果采摘后,需要脫果膠才能出咖啡豆。傳統脫果膠工藝為水洗。
“以1噸咖啡果為例,傳統水洗脫果膠需用水3噸以上,耗時至少12小時;使用微納米技術脫果膠,用水最多300公斤,用時不超過4小時。”董亞明解釋,微納米技術咖啡果膠處理工藝,運用微納米氣泡發生器產生直徑不一的氣泡,利用氣泡爆破瞬間產生的沖擊波實現咖啡果物理脫果膠,氣泡越小,越能深入沖擊咖啡果羊皮紙(內果皮)褶皺內的細微果膠,讓果膠分離更干凈;此外,脫果膠排放的溶液經過分離還可制作成果膠泥護膚品、飲料等,最大限度實現循環利用,有效提高企業生產效率。
董亞明表示,微納米技術咖啡果膠處理工藝已進行1年實驗生產,具備批量生產設備的能力。
云南農業大學熱帶作物學院黨委書記杜華波在發布會上致辭稱,希望董亞明團隊凝聚更強大的科研力量,不斷推進相關科技成果、設備研發創新和廣泛應用,共同推進咖啡綠色加工技術運用,助力云南咖啡產業高質量發展。
當日,參加發布會的部分咖啡企業負責人還現場觀看微納米技術咖啡果膠處理工藝。
發布會由云南農業大學熱帶作物學院、上海師范大學化學材料科學學院、普洱晟百世健康有限公司子元咖啡廠主辦。(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