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他們轉變賽道,從帶小孩到帶“老小孩”

      發布時間:2024-01-03 13:22: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他們轉變賽道從帶小孩到帶“老小孩”

        張夏天依然記得當初報考幼兒園教師崗位時那場激烈的角逐。她幸運地一舉成功。然而一年后,張夏天選擇直接從育兒的“朝陽”行業跨向養老服務的“夕陽”賽道。

        這也許是對老齡化趨勢帶來的市場機遇的精準把握。

        有趣的是,轉行后,一些人發現,育兒與養老實際存在某種關聯,從帶小孩,到帶“老小孩”,他們只是將同等沉甸甸的愛轉移到了另一群可愛的人身上。

        幼教轉行

        他們放棄短暫的幼師生涯

        “孩子們每天都夸我漂亮;他們會送我親手制作的小禮物;每天入園他們都會奔我而來;每次大家集體叫我的時候,樓道里回蕩著的全是孩子們的聲音,那一刻,我真的好開心啊!”

        張夏天回憶起在幼兒園工作過的時光,印象最深刻的依然是孩子們一張張天真無邪的笑臉,還有清脆悅耳的笑聲。

        當初,在陜西咸陽考幼師,300多人競逐8個名額,報錄比高達38:1。“即便只是編制備案制,競爭也相當激烈。”張夏天說。

        而如今成功上岸一年后,她卻選擇放棄這份工作。原來,在張夏天的幼師工作生涯中,每月的主題匯報、演講比賽、培訓幾乎占掉所有空閑時間。與此同時,寫教案、業務筆記、聽課筆記和公開課研討等也充斥著她的日常。

        江蘇南通的小范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了兩年,她的感受與張夏天相似。小范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因為需要做環創設計而連續加班的日子。

        這種巨大的工作壓力,再加上每月僅有3000多元的薪水,讓張夏天和小范感到難以負荷。盡管孩子們天真可愛,幼兒園充滿純真,但這些美好并未掩蓋她們的疲憊和挫敗感。

        抓住機遇

        考察調研后轉向投資養老

        山東濟寧的于先生是民辦幼兒園的投資人。從2003年在當地投資創辦第一家幼兒園到現在,他目睹了民辦幼兒園從起步、飛速發展再到如今的狀況。

        疫情給民辦幼兒園帶來了不小的沖擊。于先生說,他經營的幼兒園前后停業時間長達一年多。而且,由于遲遲不復工,很多教職工也主動提出離職。

        “很多員工跟著我們干了二十年,如果我們不轉型,他們未來可能就要遭遇職業困境。”為了求得一線生機,也為了妥善安置教職工,過去的一年,于先生通過大量市場調研、走訪、考察,最終,將下一步的投資方向轉向了居家養老。

        從幼教轉行到養老領域,看似跨度極大,實際上,這是一種時勢所趨。

        截至2022年末,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萬人,占總人口的19.8%;全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0978萬人,占總人口的14.9%;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未來,老年人口將有較快增長,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養老產業市場需求巨大。

        于先生覺得,未來,居家養老會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因此,他在去年10月底在當地社區創辦了一家養老服務中心。

        他解釋說:“幼兒園里的保潔阿姨、維修師傅等后勤人員可以直接轉崗到養老中心,而幼師可以轉向店面服務。目前,已有4位幼師成功實現了轉型。”

        于先生還補充道,社區俱樂部現在由原先的幼師帶領老人進行手工、剪紙等活動,未來她們還將接受按摩、推拿等技能培訓,以應對未來的上門服務。

        轉變賽道

        有養老公寓招聘直接標明要幼師

        和于先生一樣,張夏天和小范也已轉向養老服務賽道。

        小范之前工作過的幼兒園,將近一半的老師都已經轉行。如今,她們當中,有人做直播帶貨,有人從事物流,還有人投身成人教育。

        小范覺得,相比之下,她的轉行跨度最大。今年4月,小范在招聘App上看到一家醫養結合的護理院正在招聘養老社工。引起她注意的是崗位職責描述:“大致就是策劃活動、組織老人參與,陪伴他們玩耍。”

        與此類似,張夏天還記得,她現在工作的養老公寓在招聘信息上直接標明“招聘幼兒園老師”。這引起了她濃厚的興趣。

        后來,她發現這家養老公寓離她家只有5分鐘的路程,而且月薪能達到4000多元,“實在太有緣了。”于是,張夏天毫不猶豫地投遞了簡歷。

        在面試那天,她第一次踏入這家養老公寓,就被其內部設計所深深吸引:走廊上掛著可愛的裝飾,五顏六色,門牌上貼著蘋果、香蕉等卡通圖案,甚至寫著“公主請回家”等俏皮的網絡熱詞,活動廳甚至有一臺娃娃機……這些和幼兒園幾乎沒有兩樣。

        順利入職后,張夏天目前的工作職責主要是帶老人唱歌,進行奧爾夫樂器表演,做養生操等活動。除此之外,她還會教老人時下最流行的手勢舞,比如火遍全網的《科目三》。“我會變換著花樣帶老人玩,讓他們感受外面的新鮮世界。”

        小范現在所在的養老機構有100多位老人,入職大概過了一個多月,才慢慢熟悉每一位老人的情況。

        半年多下來,她已對機構里老人的作息、習慣、性格了如指掌。“粗略地分類,老人們有‘內向型選手’和‘外向型選手’,細分的話,有的奶奶比較犟,有的特別愛干凈,還有的熱衷于打牌,有的則愛睡覺……”

        日常相處

        幼兒園工作經驗常能派上用場

        在與老人們相處的過程中,張夏天和小范發現,老人們的活潑如同一群“老小孩”。

        在小范看來,大多數爺爺奶奶都極為友善,而且饒有趣味。比如,有一位“i人”爺爺,每次集體活動時總是默默旁觀,直到大家玩完才會怯生生地問小范:“現在我可以玩了嗎?”小范常被這位有些“社恐”的爺爺逗樂。

        另一方面,在養老機構這個大家庭中,年輕的、新血液的注入對爺爺奶奶們來說是一種新鮮感。

        令小范哭笑不得的是,上崗僅僅兩三天時間,從家庭住址到情感狀態……老人們已經把她的家底都問穿了。有一次,小范休了三四天假,再回來上班時,有一位奶奶問她:“這幾天你去哪了?是回家結婚了嗎?”

        在和這些老小孩相處的過程中,小范摸索出一套方法。比如,當老人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不高時,她會抓住許多老人會“因為一個雞蛋就去排隊”的心理特點,設置獎品“誘惑”他們。

        在策劃活動時,小范先前在幼兒園的工作經驗也常能派上用場。比如,最近開展的紙杯接乒乓球的游戲,小范曾經也組織小朋友玩過。

        只不過在獎品設計上有所調整,小朋友們獲得的是小玩具、鉛筆等,而小范為老人們準備了“實用派”的紙巾、牙刷、護手霜……

        對于張夏天而言,與“老小孩”更直接的交流和接觸發生在音樂課堂上。張老師的課堂完全是自愿參與式。目前,每次來上課的老人大約有二三十位。

        有時,老人遲到了,他們甚至會真誠地向張夏天道歉:“老師我遲到了,不好意思。”這種尊重和配合讓她備受感動。不過,也有調皮的老人會在課堂上“小打小鬧”,被張夏天發現后,他們會立馬端正坐好。

        張夏天還發現,老人們比小朋友更喜歡獎勵貼紙和印章,“有的爺爺直接把貼紙往腦門上一貼,還有奶奶沒有得到貼紙,會不開心地問我,為什么不表揚她……”

        最近,張夏天還通過音樂的方式為一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奶奶做了情緒疏導。

        一開始,進展并不順利,這位奶奶始終不作回應。而在開始彈唱后,張夏天始終在盡力引導奶奶一起跟她互動,“你笑起來真好看,奶奶來,跟我一起唱”,她用愉悅的表情、溫柔的語氣反復勸說,終于讓奶奶跟著手舞足蹈起來……

        那天過后,張夏天偷聽到奶奶跟護理員的對話。“她說自己今天好開心,我當時心里還蠻有成就感的。”張夏天說,盡管這位奶奶的阿爾茨海默癥狀況還在加重,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叫不出來,但她慢慢認識張夏天了。“她現在每天都來上音樂課,總說對我好熟悉,仿佛在哪里見過我。”

        變與不變

        服務理念不變 工作狀態和心境發生了變化

        “身邊從香香嫩嫩的小朋友變成了我們這些滿臉皺紋的老人,會不會有落差?”一位奶奶這樣問過小范。

        小范坦言,與當幼師時相比,她現在的狀態和心境確實發生了變化——變得輕松許多。

        這種變化并非空洞的主觀感受,而是源于她在養老機構工作中的親身經歷。

        在養老機構工作,小范接觸的是附近街區的獨居老人,而這些老人的子女經常前來探望。他們能夠近距離、直觀地了解醫護和社工的工作內容,從而更加理解和體諒他們的工作。

        小范說:“家屬們看到我們的工作狀態,就會知道我們組織活動挺辛苦,有些家屬還會主動幫我們。”

        在養老院工作久了,小范覺得就像和自己的爺爺奶奶相處,她也成為了大家的“寶貝”。

        張夏天也感觸頗深,“我覺得自己在開心之外,眼淚也比之前多了。”她說,每當開飯,所有爺爺奶奶都盯著你,期待你過來一起吃飯,會把好吃的夾給你,那時候眼淚就會在眼眶里面打轉,“大家的愛是雙向奔赴的。”

        而對于先生來說,在轉向養老賽道后,他最大的體會就是,原來的工作理念自始至終并沒有改變。“我們一直在做服務,在幼兒園,雖然我們服務的對象是孩子,但客戶實際上是家長。現在,我們的服務對象是老人,但客戶依舊是同一批人。”于先生說,其實,對待孩子時的耐心、細心和愛心,在對待老人時同樣重要。

        在三四線城市,社區居家養老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還算是新興業態。他深信:“我們給幼兒園的每一屆孩子都是服務3 年。但養老行業一旦做起來,我們能為老人服務10年、15年,甚至更久。”

        本版文/本報記者 王婧懿

        (北京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漫画工囗全彩内番漫画狂三|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天天操综合视频|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 无遮挡很爽很污很黄在线网站| 亚洲欧洲中文日产| 综合欧美亚洲日本|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91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忘忧草日本在线播放www|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2020丨| 欧美老妇bbbwwbbww|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青草|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蜜桃| 丁香六月纪婷婷激情综合| 日韩免费黄色片|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va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97精品人人妻人人| 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 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 欧美、另类亚洲日本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隐私免费视频看| 国产夫妻在线视频| 18禁男女爽爽爽午夜网站免费|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干| 两个人看的www日本动漫| 日本高清视频wwww色| 亚洲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波多野结衣护士系列播放| 北条麻妃74部作品在线观看| 蜜桃视频一日韩欧美专区|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91看片淫黄大片一级在线观看| 奶特别大的三级日本电影|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精品一| 日本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久久 |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eeuss免费天堂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