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制造出海新故事:向更深處尋求高價值
日前,佛山迎來又一個國家級平臺落地: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佛山綜合保稅區設立。
這是繼佛山獲批設立廣東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區以來的又一重大對外開放發展平臺,標志著佛山開放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綜合保稅區在發展對外貿易、吸引外商投資、促進產業升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歲末年終,這則利好消息為佛山外貿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回顧這一年,年初,國際貿易與物流運輸恢復帶來出海搶單熱潮,而海外消費疲軟等因素則讓外貿承壓前行。直面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佛山外貿企業在密切關注變化的同時,緊抓機遇開拓新市場,逆流而上擴張新版圖,借勢上線打造新品牌……
風高浪急更顯砥柱中流。一批具有韌勁的佛山企業在新的出海階段,闖出了新經驗,帶來了新的啟示。新的暖流在涌動,12月27日,“商通世界 貿促未來”2023佛山國際商會年度峰會將舉行,佛山外貿標桿企業代表將齊聚一堂,書寫佛山制造新的出海故事。
●撰文:林東云
攝影:戴嘉信 廖明璨
出口承壓前行
“今年歐美市場不行。”廣東遠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遠華新材”)董事長夏冠華說。過去,遠華新材生產并向海外銷售瑜伽墊和寵物墊。今年這兩大類產品銷量顯著下滑。
遠華新材銷量下滑并非個例。今年佛山市貿促會攜手南方日報開展“佛山外向型草灌喬標桿企業調研”發現,僅不到兩成的受訪企業預測今年歐美市場銷量會上漲。
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歐美市場的變化深刻影響佛山外貿形勢。調研顯示,過半受訪企業預計今年出口無增長。統計數據也顯示外貿正經受挑戰。今年前10月,佛山外貿進出口總額4993.7億元,低于去年同期。
這背后,有兩大方面原因直接造成外貿企業的增長壓力:
其一是歐美、日韓國家的通脹高企導致消費疲軟。加之,由于疫情防控期間過度庫存,今年全球市場去庫存壓力較大。存得多,同時需求少,這直接導致出口歐美增長乏力。
中國聯塑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聯塑集團”)子公司廣東聯塑班皓新能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營光伏組件,作為新三樣產品,今年下半年訂單依然面臨下滑挑戰,究其原因,企業負責人分析,“很多歐洲經銷商去年囤貨過多造成今年庫存積壓”。
其二則是國際貿易摩擦導致的訂單流失。比如,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受貿易摩擦影響,海外訂單縮減。此外,一部分企業也面臨著訂單被轉移至其他供應商的處境。
多重障礙與增長壓力共同構成了這一年佛山外貿的基本面,而在這樣的處境之下,佛山外貿企業不斷尋求突破,尋找新的增長點。
勇闖新興市場
即便增長放緩,但歐美市場依然是大客戶、大訂單的主要來源地。對于企業來說,歐美市場依然值得深耕。而在此之外,佛山外貿企業開始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全球市場。
其中,東南亞、非洲、南美洲等新興市場,成為佛山外貿企業新的出口目的地。尤其是“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憑借政策東風,成為企業競相爭奪的新市場。
外貿數據顯示,佛山前三季度對東盟進出口1127.2億元,增長7.1%,占24.7%;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2374.6億元;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1598.2億元,增長2.2%。
這些新興市場具有人口增長快、市場空白大的特點。尤其是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對于佛山盛產的泛家居類產品,在需求增長非常快。
夏冠華在意識到歐美市場的疲軟后,將目光投向了非洲,大力開拓非洲的PVC地板革市場。由于發展“時間差”,在中國已經逐步被瓷磚取代的地板革,在非洲處于方興未艾階段,遠華新材很快在非洲市場站穩腳跟。PVC地板革也快速成為企業的新增長點。
著名家電品牌德爾瑪也將目光投向了“一帶一路”共建國家。2023年,德爾瑪海外業務銷售額預計將達到4.5億元,其中約85%來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
今年10月,佛山市委常委會強調,要深刻把握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發展機遇,在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中實現更好發展;要用好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強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經貿合作,推動佛山產品占領“一帶一路”新興市場。
從體量上,新興市場難以取代傳統歐美市場,但它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歐美市場疲軟帶來的壓力。同時,新興市場人口潛力背后意味著巨大的市場潛力,提早布局更有利于企業搶占市場份額。
“制造”出海新布局
國際貿易市場的不確定性,也促使佛山外貿企業開始全球化布局。這不僅是為了進一步融入海外本土市場,也包含降低關稅物流等成本、滿足海外客戶的防風險需求、跳出國內“紅海”市場等因素。
陶機企業科達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達制造”)是全球化布局的佛企代表。瞄準非洲龐大的人口優勢以及城鎮化初期階段對瓷磚的需求,2016年開始,科達制造攜手廣州市森大貿易有限公司在肯尼亞建設首座陶瓷生產基地。
截至目前,科達制造已在非洲5國合資建設并運營6個生產基地,擁有17條建筑陶瓷產線及1條潔具產線,并有瓷磚、潔具、玻璃等多個項目正在建設中,成為東非最大陶瓷供應商之一。
這有效緩解了國內建材市場產能過剩給企業帶來的增長壓力。今年上半年,科達制造海外建材業務整體實現19.07億元營收,同比增長25%,并維持超43%毛利率的較高盈利水平。
與科達制造靠近市場建廠的目的不同,廣東星星制冷設備有限公司(下稱“星星制冷”)的海外基地布局是出于規避貿易摩擦風險的需求。據了解,星星制冷的泰國工廠計劃2024年建成,屆時會承接美國市場的一半產能。
聯塑集團則考慮的是降低出口產品的物流成本。占比高達30%的海運成本,讓聯塑集團的產品在新興市場缺乏價格優勢。出于成本控制等因素的考慮,也是回應經銷商關于開設中轉場、加大配套的訴求,聯塑集團在2016年啟動了印尼工廠的籌備。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企業在海外設立的多是組裝廠或制造廠,其中又以建組裝廠為主流,屬于制造業“前端”工序。而作為制造業“中臺”的龐大供應鏈網絡,仍然留在更具人才與技術優勢的佛山本土。
品牌出海新躍遷
隨著全球化版圖的擴張,佛山外貿企業經歷了從產品出海到產能出海的轉變,并且正實現向品牌出海的新躍遷。
佛山作為廣東省外向型經濟名城,其民營企業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開始從事對外進出口業務,憑借產品價格低、生產規模大等優勢,成功打入國際市場,充分享受到了傳統貿易的時代紅利。
但近年來,企業越來越意識到,單純的代工出口已經不具備競爭優勢。自有品牌出口已經逐步成為主流,企業開始逐漸跳出“微笑曲線”低端,向具有更大附加值的兩端延伸。同時數字技術的進步,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為品牌出海帶來更大的便利。
佛山市三水奧維斯家具制品有限公司(下稱“奧維斯”)是佛山最早一批在亞馬遜做家具跨境電商的企業之一。憑借先發優勢,以及企業在產品制造與原創設計方面的積累,奧維斯在5年時間內從0做到了10億元人民幣銷售額。
近年來,隨著國內家具企業涌入跨境電商,時機紅利正在消逝,奧維斯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同時,歐美消費疲軟影響了奧維斯的業績,今年奧維斯預計歐美市場銷售額將低于去年同期。
面對激烈的競爭與變幻的市場,奧維斯董事長李啟祥表示,“企業未來兩個路徑,一個是對接資本,一個是做品牌。我不選擇資本,做品牌企業才能走得更遠。”他透露企業未來三年預計每年投入500萬元打造品牌,他將這500萬元視作“戰略性虧損”,最終目標就是形成品牌影響力。
可以說,佛山企業正跳出單純“代工廠”的角色,正爭取在全球價值鏈上努力掌握話語權,嘗試定義并定價新產品,甚至做出在國際市場上有競爭力的自有品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