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團隊國際首次繪制肝癌轉移的時空多組學演化圖譜
12月15日,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獲悉,該院樊嘉院士/孫云帆團隊與上海科技大學張力燁團隊等醫療機構合作研究的成果近日在國際頂尖腫瘤學期刊《Cancer Cell》在線發表。
本研究整合分析多組學數據,在國際上首次系統刻畫了肝癌轉移的時空演進全景圖譜,揭示了肝癌轉移的復雜進化軌跡和克隆選擇機制,為研發肝癌轉移預測的新標志物和治療新靶點提供了寶貴的數據和理論基礎。
該研究從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和天津腫瘤醫院肝癌樣本庫兩萬多例肝癌手術病人中篩選出182例肝細胞癌患者,并對原發灶、轉移灶和肝內復發灶手術切除樣本回顧性多區域取樣,最終共收集461個石蠟包埋組織,進行基因組、轉錄組、單細胞轉錄組、空間轉錄組和數字病理等多組學聯合測序分析。為肝癌轉移異質性研究提供了廣泛的時空多組學數據。
據悉,肝細胞癌(簡稱“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尤為高發,每年新發病例和死亡病例均占全球近一半。手術切除是目前肝癌治療的首選方式,但70%—80%的肝癌病人確診時已發生腫瘤播散轉移,為中晚期肝癌,失去了手術機會;即使手術切除,肝癌術后5年轉移復發率高達60%—70%。肝癌的轉移復發是影響病人長期生存的主要原因,并已成為進一步提高肝癌整體療效的瓶頸。目前肝癌轉移腫瘤的基因突變和分子表達全景圖譜仍極度缺乏,肝癌在轉移過程中的克隆選擇等演化規律尚不清晰,導致肝癌轉移病灶的臨床診療仍然缺乏足夠的理論指導。全面深刻認識肝癌轉移復發的內在機制,探索更有效的干預新策略,已成為進一步提高肝癌病人總體生存率的關鍵課題。
(央視新聞客戶端 總臺記者 王殿甲 楊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