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公積金,如何服務長三角一體化“大發展”?
中新網嘉興12月14日電(鮑夢妮)12月14日,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戰略合作實施三周年研討會在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舉辦,展示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成果。
作為長期住房儲金,住房公積金事關人民群眾住有所居、居有所安。長三角地區是中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先行實踐地,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2020年8月,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的住建部門簽訂《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年來,一市三省逐漸將合作擴大到住房公積金業務管理、服務、人才等其他領域。
公積金制度作為民生政策之一,在長三角一體化過程中起到了何種作用?
一方面,服務群眾住房大事,打造一體化協同“磁場”。
“我的房子買在蘇州吳江,但是工作在上海,原本以為公積金提取會很困難,沒想到辦理得十分順利?!蓖襞克傅目绠惖刭彿刻崛」e金零材料、網上辦,正是長三角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平臺的業務之一。
此外,該平臺還具備跨地區購房信息協查合作、異地貸款證明互認、購房提取異常地區警示公告等功能,已實現41個設區城市中心全覆蓋。截至2023年10月底,一市三省通過平臺核查各類信息1.91萬次。
便捷、暢通、協同的公積金辦理平臺,正是吸引長三角地區經濟聯系與人員往來日益密切的“磁場”,也是幫助各地新市民解決基本住房問題、實現安居穩業的“壓艙石”。
截至2022年底,長三角住房公積金實繳單位152.5萬家,占全國33.7%;實繳職工4161.4萬人,占全國24.5%;繳存總額6.37萬億元,占全國24.8%;提取總額4.21萬億元,占全國25.6%;貸款總額3.77萬億元,占全國27.5%……在成果展現場,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交出了一份宜居惠民的高質量答卷。
另一方面,長三角公積金一體化也服務經濟發展大局,助力共同富裕建設。
例如在東接上海,北鄰蘇州的嘉興,每15筆公積金貸款就有1筆長三角地區異地貸款。異地貸款的發放,有力地支持了住房消費和經濟發展。
在浙江工業大學副校長、浙江工業大學中國住房和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虞曉芬看來,公積金制度在初次分配中發揮著保障居民必要住房消費的作用,通過稅收政策優惠等方式在再分配中調節收入差距,并通過互助式制度設計,發揮三次分配作用。
“在扎實推進共同富裕進程中,我國公共政策制度的設計要從發展型制度設計轉向共富型制度設計,要高度重視公共政策制度的公平性、普惠性、保障性?!庇輹苑冶硎尽?/p>
當日發布的《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新發展階段倡議書》提出,要緊緊圍繞保障民生、推進共同富裕、優化營商環境,優化政策舉措,試點利用住房公積金貸款支持保障性住房開發建設,不斷滿足工薪收入群體的基本住房需求。
實際上,長三角公積金一體化發展的意義并不僅限于地區自身。以江蘇為例,其在積極推進淮海經濟區公積金一體化融合發展的同時,也與青海公積金開展結對幫扶,將長三角公積金發展成果向域外輻射。
可以說,透過公積金這一“小切口”,長三角地區齊心發力民生實事、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的先行姿態盡現眼前。(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