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數百款創新藥實現“出海” 本土藥走向國際化

      發布時間:2023-11-07 10:58:00來源: 新京報

        本土藥逆襲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我國已有數百款創新藥實現“出海”,僅2023年初至10月16日,就有33起交易發生。

        國際第三方評價數據顯示,我國新藥研發水平已經從第三梯隊躋身第二梯隊。在這背后,既有多年來藥物審批層面政策改革的助力,也離不開本土企業研發實力的提升。業內人士認為,不論是現在還是未來,國產藥不能只瞄準本土市場,一定要走向國際化。只有合作才能相互賦能,創造價值。

        國產創新藥獲批數量連創新高

        新京報記者根據公開數據統計,2023年前三季度,已有28款創新藥獲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國產創新藥占據絕對優勢,達到26款,這一數量已經超過2022年全年獲批上市的19款新藥數量。

        2021年,國家藥監局共批準27個(不包含疫苗和中藥)國產創新藥上市,這一數量在當時已經創下歷史新高。在稍早前的2020年,國產新藥獲批數量達到11個,歷史上首次達到雙位數。

        從2015年藥政改革啟動后,我國創新藥新藥臨床研究申請(IND)申報數量就開始增加,并在2017年出現大幅增長的拐點,國產創新藥的申報數量也開始明顯增加。

        在本土獲批的同時,國產創新藥也開始走向海外。2019年11月15日,美國食藥監局(FDA)宣布,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抗癌新藥澤布替尼,以“突破性療法”的身份,“優先審評”獲準上市,用于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一項療法的套細胞淋巴瘤(MCL)患者。這也標志著,澤布替尼成為首款完全由中國企業自主研發、在FDA獲準上市的抗癌新藥。本土創新藥出海“征程”自此開啟,并在隨后出現一波出海小高潮,出海藥物數量明顯增加。今年以來,已有翰森制藥、宜聯生物、恒瑞醫藥、君實生物等多家企業旗下項目“出海”。

        10月30日,君實生物宣布,自主研發的抗PD-1單抗藥物特瑞普利單抗(美國商品名為LOQTORZI)的生物制品許可申請(BLA)已獲得美國食藥監局(FDA)批準,這也成為FDA批準上市的首個中國自主研發和生產的創新生物藥。特瑞普利單抗此次獲批的兩項適應癥覆蓋復發/轉移性鼻咽癌的全線治療,分別為聯合順鉑/吉西他濱作為轉移性或復發性局部晚期鼻咽癌成人患者的一線治療;單藥治療既往含鉑治療過程中或治療后疾病進展的復發性、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鼻咽癌的成人患者。

        2022年海外授權創下歷史最高水平

        “License out”是藥物出海的方式之一,即對外授權,可以是某項專利或技術,也可以是某種化合物或產品,引入方則需要支付相應的“專利費”。本土企業的License out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當時,微芯生物以2800萬美元的價格,將公司在研產品西達本胺在中國以外的全球開發權益授權給美國HUYA公司,這也成為本土創新藥“License out”的先例。

        2017年至2019年,國產創新藥以License out形式出海數量每年均不超過10款。2019-2021年,中國藥企License out交易數量累計達100項,交易金額累計超過240億美元。康橙投資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創新藥License out交易發生44起,披露的交易金額達到270億美元,相比2021年交易總額翻倍。2023年上半年,License out交易可查總額已達143億美元,為2022年同期三倍,單項最高交易金額達20億美元。根據醫藥魔方NextPharma醫藥交易數據庫顯示,2023年上半年,國內創新藥License out成績突出。27起License out交易涉及國內24家企業,總交易金額超124億美元,創新藥出海潮來勢洶洶。

        除授權外,更多創新藥物在海外獲批。2022年,傳奇生物自主研發的細胞治療產品西達基奧侖賽獲得FDA批準上市,用于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 MM)患者,這些患者既往接受過四種或四種以上的治療,包括蛋白酶體抑制劑、免疫調節劑和抗CD38單克隆抗體等,成為中國首個獲FDA批準的細胞治療產品。該藥隨后還獲歐盟委員會(EC)批準上市;今年6月,基石藥業同類首創精準治療藥物KIT/PDGFRA抑制劑阿伐替尼片被FDA批準,用于治療惰性系統性肥大細胞增多癥成人患者。

        澤布替尼之后,國產創新藥一度以PD-1為主,君實生物、恒瑞醫藥、百濟神州都位列其中,前述傳奇生物CAR-T療法,成為細胞治療產品的代表。最近幾年,ADC藥物成為創新藥出海的新賽道。2021年8月,榮昌生物與全球腫瘤和ADC(抗體偶聯藥物)領域生物制藥公司西雅圖基因達成一項全球獨家許可協議,榮昌生物從此次交易中獲得的潛在收入總額將高達26億美元,這一交易數額還刷新當時中國制藥企業單品種海外授權交易的最高紀錄。今年以來,翰森制藥、宜聯生物、信諾維等多家企業旗下均有ADC項目實現授權合作。

        我國新藥研發水平已躋身第二梯隊

        本土創新藥的崛起,離不開政策層面的助力。

        2016年以來,我國創新藥利好性政策接連出臺,創新藥審批提速。國際層面,2017年6月,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和國際人用藥品注冊技術協調會(ICH)同時宣布,ICH正式批準CFDA成為其成員,這也被認為是中國生物醫藥行業與國際標準接軌,參與國際競爭的標志性事件。在業界,ICH發布的技術指南已為全球主要國家藥品監管機構接受和轉化,并成為藥品注冊領域的核心國際規則制定機制。

        本土企業的研發實力也在提速。以我國醫藥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的2022年度中國醫藥企業研發指數顯示,2022年,非器械類中國醫藥企業研發指數有所上升,平均值從2021年的60.974上升至2022年的61.018,中位數從2021年的60.755上升至2022年的60.817。此外,本土企業與外資企業的合作方式也在悄然生變,不再局限于合資辦廠等形式,外資企業購入本土企業股份的案例逐漸增多。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外資企業此前更看重本土企業的銷售和生產能力,合作模式變化意味著部分本土企業的創新能力逐步得到外資藥企認可。中國科學院院士、重大新藥創制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技術副總師陳凱先曾在多個場合表示,當前,從國際第三方評價來看,我國新藥研發水平已經從第三梯隊躋身第二梯隊。麥肯錫報告也顯示,中國對全球醫藥研發的貢獻率在2018年上升至4%-8%。

        與此同時,國內市場的競爭也日益激烈,隨著藥品“國談”等政策落地,價格天花板顯現,這也促使部分企業將目光轉向海外,以爭取更大的市場。

        當然,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退貨”事件時有發生。科倫藥業兩項ADC授權項目被合作伙伴默沙東終止,百濟神州、諾誠健華、加科思等多家企業被合作伙伴終止授權合作項目。畢馬威中國生命科學主管合伙人于子龍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制藥企業需要對目標國家市場注冊監管、商業及競爭、準入、投資及稅收環境等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具備更加靈活敏捷的“出海”姿態。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av高清在线看片| chinesegay成年男人露j网站| 色综合视频在线| 在线观看免费亚洲|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天堂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www视频永久免费男的天堂|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干|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老司机午夜性生免费福利| 国产精品扒开做爽爽爽的视频 | 婷婷五月深深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2021| 波多野结衣www|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97中文字幕在线| 成年在线网站免费观看无广告| 乱色美www女麻豆|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片| 欧美特黄特色aaa大片免费看|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 91大神在线精品网址| 巨胸狂喷奶水视频www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人成在线播放|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不卡| 少妇熟女久久综合网色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 国产va免费精品| 人与禽交另类网站视频| 国语对白avxxxooo|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 日本一本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不卡| 正在播放露脸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