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時評 | 越辦越好的進博會,放大中國機遇全球信心
春發其華,秋收其實。
東海之濱,“四葉草”舒展花葉,盛邀八方。
今天,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綻放。這是自10月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辦之后,中國的又一次重要主場外交活動。
辦到第六屆的進博會,對各方來說,早已不再是“一期一會”的節展,而是搭建起了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和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和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越辦越好”四個字,借由歷屆進博會接續深化踐行“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的承諾,更逐步放大著一種關于“新時代,共享未來”、關乎“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為世界發展提供新機遇”的信心與希望。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之際,進一步聚焦“進博時間”,有著特別意義——搭建合作共贏平臺,切中時代脈搏,推動世界發展,兩者相得益彰。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嚴峻、地緣政治風險加大,“不一般”的進博會,充分打開兩個扇面,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果借由互聯互通的大平臺、強樞紐、多元渠道,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為全球發展開辟新空間,為國際經濟合作打造新樣本。
與君遠相知,不道云海深。
全球企業以實際行動看好中國,為中國經濟、全球信心投下“信任票”。各國展商、貿易合作伙伴紛至沓來,進博會“朋友圈”越來越大。154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來賓將齊聚展會,超過3400家企業參展,其中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達289家。從最初將商品、訂單塞滿“行李箱”,到如今直接將貿易總部落子上海、布局中國。進博會的溢出效應,不僅落實于日益豐富多元的商貿合作間,更體現在各國人民的溫熱感觸中。“我們的未來一定和中國息息相關”“每參加一次進博會,我對中國夢的認同就更深一層”。
跨越山海,更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階段差異。大道不孤,天下一家。
越辦越好的進博會,輸出的是中國始終秉持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誠意。人類是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世界是休戚與共的發展共同體。世界好,中國才會好;中國好,世界會更好。展示全球產業發展趨勢和前沿成果,助力產業升級,豐富國內供給,提升消費品質,促進展商變投資商、展品變商品。
越辦越好的進博會,放大的是深藏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及數千年血脈中的一種能感佩共情的溫良和善意。不獨善其身,胸懷大局、計利天下,自己過得好也要讓別人過得好,本著對歷史、對人民、對世界負責的態度,謀求共同發展,眾人拾柴火焰高。充分彰顯中國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包容性越來越強,促進經貿互動、文化交流、文明互鑒。
越辦越好的進博會,思索的是在一個變亂交織的時代,“中國之于世界,世界之于中國”的深意。天下大同、和合共生,只有合作共贏才能應對各種風險挑戰,辦成事、辦好事、辦大事。進博會持續凝聚國際價值認同,發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規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聲音。
秉持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宗旨的共建“一帶一路”,奔涌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神采。進博會成為一扇具象窗口,映射著中國持續深化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有力舉措、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新成果,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推動世界經濟復蘇。
新朋舊友齊聚進博,書寫更多交融交往、合作共贏故事。
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
循大道,天下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