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穩經濟觀察:項目建設按下“加速鍵” 東僑持續做大鋰電新能源產業
中新網寧德11月2日電 (林榕生)走進位于福建省寧德市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寧德廈鎢7萬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CD車間)項目施工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設備高速轉運,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中,施工“進度條”不斷刷新。
該項目為在建省重點項目,總投資24.5億元,主要建設CD兩幢廠房及相關配套設施。寧德廈鎢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謝錦盛2日稱,項目建成投產后,將新增年產70000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能,達產后預計年平均銷售收入達130億元。
當天,2023年寧德市委市政府拉練檢查工作活動走進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察看寧德廈鎢7萬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CD車間)、米頡新能源特種汽車研發制造、寧德東僑鋰電智能制造配套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情況。
在寧德東僑鋰電智能制造配套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多輛土方車來回運轉,各種大型機械正在有序作業。記者了解到,該項目總投資26.7億元,主要建設市政道路工程、海堤工程、污水處理廠工程、綠地環境提升工程及相關配套設施。
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鄭家濱表示,該項目的建設有利于進一步拓展產業載體,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持續做大鋰電新能源產業,為寧德建設全國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核心區增添新動能。
據悉,產業園建設是寧德市完善鋰電新能源產業配套、推動鋰電新能源產業補鏈強鏈延鏈的基礎性工程。截至目前,已簽約項目3個,正在對接項目6個;作為首個工業用地“標準地”改革試點,建立“交地即交證”“五證同發”“拿地即開工”的新機制,為企業提供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一站式”服務。
鄭家濱說,該產業園建設緊扣“雙碳”戰略,鼓勵入駐企業采用清潔能源、推廣低碳技術、建設環保設施等,在園區建設綠色工廠,實現廠房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建材綠色化。
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時代新能源、新能源科技2個千億產業企業總部所在地,已初步形成以鋰電新能源為核心,智能裝備制造、大健康為兩翼,總部經濟、商貿會展、現代物流、數字文創等多元協同發展的“一核兩翼多元”現代產業體系。今年1至9月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加值分別為891.94億元、295.13億元,比增3.2%、14.0%(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