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文教師山西行:看非遺 品文化 促交流
中新社太原10月19日電(記者 楊杰英)“走進晉祠贊嘆晉唐之源,遙看釋迦塔美麗壯觀,云岡石窟歷史藝術厚重……我們海外華文教師要為傳播中華文化多作貢獻。”泰國華文民校協會中文秘書兼總干事、泰國北欖公立培華學校副校長宋冬平將這趟“三晉之旅”的感悟寫了下來。
19日下午,“2023海外紅燭故鄉行—山西非遺文化之旅”在太原舉行結業儀式。活動期間,來自荷蘭、德國、匈牙利等12個國家的23名海外華校負責人走進太原、大同、臨汾等地深度考察、體驗當地文化,并開展交流活動。
其間,海外華校負責人走進世界文化遺產云岡石窟,一睹中國佛教藝術的巔峰之作;參觀千年古寺懸空寺,感受世界上現存建在懸崖絕壁上最早的木結構建筑群;在黃河壺口瀑布岸邊唱響《黃河大合唱》,洪洞大槐樹下尋根問祖。
結業儀式上,23名海外華校負責人獲頒榮譽證書,并依次發表感想。
“這次山西之旅,讓我了解中華五千年文明。我是誰,我從哪來,我要到哪去?我從并不遙遠的東方來,要去世界各地,去弘揚我們厚重的中華文化。”緬甸仰光博文學校校董宋樂說,海外華文教育承載著中華文化傳播的使命,在今后的華文教育工作中會更加努力。
英國留英中文學堂校長劉英表示,“我們這些海外游子雖然來自不同的國家,但我們擁有共同的語言。”此次山西之行,讓大家親身體會到祖(籍)國在各方面迅猛的發展和巨大成就,對華文教育事業發展有了更強的信心和更進一步的期盼。
匈牙利金橋漢語學校校長喬文坦言,作為山西媳婦,“回”到山西數度落淚,這里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讓人感到震撼,一定要和學生們分享這趟難忘的“三晉之旅”。
“海外紅燭故鄉行”活動始于2007年,是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海外華文教師暖心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2023海外紅燭故鄉行—山西非遺文化之旅”由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聯合舉辦。(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